2021年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沿黄观光带
上世纪50年代黄河大复堤
2021年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 图片均为河南黄河河务局供图
《河南日报》1997年10月29日1版
1997年10月28日10时28分,中华民族治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实现截流。
经过建设者4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截流开始时宽达106米的龙口已收窄到10.59米。当46辆载重汽车从两岸依次把最后一批石料倾入龙口时,北岸山壁上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迎风展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宣布:“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成功!”顿时,参加仪式的3000多名中外建设者和数万名干部群众欢声雷动,无数彩球伴着震响山河的汽笛声腾空而起。
截流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截流成功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小浪底工程的建成,将使黄河中下游防洪由防御六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提高到防御千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并为下游河道整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为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提供良好的机遇。”(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一帆 整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一帆 刘晓阳
最近,开封市柳园口闸管处的闫志刚更忙了。6月19日,黄河汛前调水调沙正式启动,水流量变大,他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测流测沙、检查闸口,以保证供水安全。
6月24日上午,记者随闫志刚来到柳园口险工巡河,只见这里水流湍急。闫志刚告诉记者,就在二十多年前,眼前这条奔腾的大河,曾经频繁断流。
重现黄河奔流到海新图景
1997年,黄河暴发了史上最为严重的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断流河道上延至开封柳园口附近,也就是闫志刚的老家。“没水灌溉,眼瞅着不少庄稼颗粒无收。”闫志刚对那次断流记忆犹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尖锐,再加上缺乏统一管理,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一度高达70%,黄河疲态尽显、难堪重负。资料显示:从1972年到1996年,黄河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
为了重现黄河“奔流到海”的景象,1998年12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实施《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行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成为我国首条水量统一调度的大江大河。
所谓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就是以黄河来水情况定“大盘子”,统筹协调配置各地国民经济用水和河道内用水,实现上下游统一调度,丰枯互补。
1999年3月1日,第一份调度指令从黄河水利委员会传出,仅10天之后,黄沙飞扬的利津断面,迎来了久违的黄河水。从这一年开始,黄河正式告别断流,22年奔腾不息。
黄河奔腾不息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精细调度。
黄河以占全国河川径流量2%的水资源,承担着全国16.6%的耕地灌溉面积,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水量调度,既要考虑农业灌溉,又要照顾防凌、发电;既要满足生态需求,又要统筹生活生产。
6月25日,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量统一调度大厅,大屏幕上,主要断面流量、取水口流量、水库蓄水量等信息实时显示。如今的黄河水量调度,已经装上了“智慧大脑”。
“以小浪底水利枢纽为例,闸门控制系统、电站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都实现了信息化,下泄流量精度控制在5%以内。”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水量调度处负责人介绍。
从断流频仍到河畅其流,从羸弱不堪到水复流动。通过精准调度,22年来黄河水浇灌千里沃野,泽被千家万户。
绘就黄河生态廊道新画卷
今年初夏,上万只崖沙燕飞抵小浪底沿线水域,在黄河洛阳段南岸的崖壁上筑巢安家。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了22年的马朝红告诉记者,崖沙燕对栖息地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它们能够在此安家,得益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随着黄河调度的实践发展,调度由起初的单一防断流,逐步增加更多生态环境保护内涵,包括廊道功能维持、栖息地保护、河口湿地修复等。
2020年,我省在沿黄九省区率先启动生态廊道建设,投资170.8亿元的18个生态廊道项目集中开工。
沿着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前行,一路繁花似锦,青翠满眼。这里集步道、自行车道、文化驿站、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是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滔滔黄河两岸,未来美景皆如斯。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正在提速,高标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的生态体系,打造集生态、防汛防洪、文化弘扬、休闲观光、交通景观、高效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长廊。
目前,黄河生态廊道河南段已贯通468公里,预计今年年底实现黄河南岸生态廊道全线基本贯通。
去年冬天,柳园口黄河游览区迎来了一批新客人——16只白天鹅飞到这里越冬。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这是闫志刚对家乡的新印象,也是黄河高质量发展长卷的美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