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宝藏之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展品和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有何不同?

2021年07月03日15:3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今年几波成功的文化输出让河南火遍全国,河南各地的博物馆更是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内里所陈列的展品默默诉说着河南的厚重文化和华夏历史。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些陈列的展品很多都来自一个藏于深闺的地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7月2日,作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郑州图书馆联合主办的“考古百年中原行”系列公众讲座线下活动之一,20名文博爱好者走进了陇海三街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参观了文物陈列室和动物考古实验室,大家直呼“大过眼瘾,大饱眼福”。

其实,河南境内绝大部分的考古发掘工作都是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的,历年来出土的大量文物除了一部分在各大博物馆展出,大部分则存放在考古院库房做后续研究,其中不乏国宝级别的精品文物。

此外,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藏文物大部分尚处于研究阶段,资料还未公开发表,就连图片也极少露面。因此,作为“考古百年中原行”系列活动的彩蛋,可以说是机会难得,平生少有。

为何功劳巨大却藏于深闺?追本溯源,还要从考古本身说起。

网上有句流传甚广的话:考古人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捡破烂的,仔细一问,原来是考古勘探的。虽是玩笑话,却不能一笑了之。

考古到底是什么?这也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建院70周年来,一直引发大家思考的问题。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的回答是:“研究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杨文胜给大家展示了一张河南地图,除了贾湖骨笛、杜岭方鼎等重器的发现地之外,还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点,这都是河南考古人走过的地方、挖过的工地。“这就是我们工作,这些点上我们从1952年开始,一个点一个点挖出来的。”杨文胜说,“考古的主要工作包括考古调查,考古研究和考古保护,同时也是揭示考古人研究思路,考古工具,研究成果,考古手段,测绘仪器等的过程。”

当参观了陈列室根据标本形态分类的铜器、陶器、玉器和瓷器四大展室后,再加上专家妙趣横生的讲解后,大家都说受益匪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动物考古实验室是全国最大的动物考古实验室。

研究动物的骨骼有何意义呢?杨文胜细细道来。以副研究员周立刚所研究的同位素课题为例,同位素能反映当时的古人吃的是稻米、豆类,还是其他;在发掘车马坑的随葬品时,通过马的膝盖、牙的磨损程度可以判断马的年龄……

杨文胜说:“考古其实是一种破坏,以前我们挖开墓地,不愿意去挖太多东西,因为会造成很多信息缺失。但现在有动物考古实验室、植物考古实验室、人类学、铸造冶金等技术的强大后盾,我们在勘探时就有底气了,可以提取更多信息,解释更多存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这套科技体系全国考古界不敢说是最好的,但也处于顶尖水平。”

杨文胜希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后能设立专业的考古博物馆:“大家平时逛的博物馆一般是通史陈列,考古研究院的文物陈列更接近于一个特殊行业的博物馆,前者的展品更精美,后者的展品更像标本。”

编辑:魏蔚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