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灾情没有过去,豫北更需关注

2021年07月24日16:31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

  「无论是防洪设施、应急响应机制,还是普通人的避险意识,农村地区都相对薄弱。」

  顶端新闻评论员 于晴

  当郑州跳出灾情的“风暴眼”,挺过了“至暗时刻”,连日的暴雨却让豫北的城市和村庄变了模样。随着雨带北移,新乡、鹤壁、安阳等地成为了新一轮防汛救灾的战场。郑州的雨停了,可救援的持久战仍在继续,豫北同样需要我们高声疾呼。

  由于我省北部地处太行山南麓,地形地势相较中部平原更为复杂,面对汛情,可谓“南有黄河之险,北有山洪之患”。从17日起,新乡就出现特大暴雨,截止22日,最大降水量907毫米,鹤壁最大降水量达到777.5毫米,安阳平均降水量412.9毫米。有些地区的降水量甚至超过了前两天的郑州,气候条件不容乐观。

  从已发布的消息看,灾情严重。7月22日晚,新乡暴雨致卫河、共产主义渠等多条城市行洪排涝河道出现漫堤险情,牧野湖出现倒灌,107国道牧野大桥附近,卫河两岸大面积村庄、社区、农田、道路被洪水淹没。

  持续关注会发现,灾情信息传播有这样的特点:大城市与最先受灾地区,往往关注度最高,后受灾的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次之。

  以此次灾情为例,郑州作为省会,是全省信息分发的中心,郑州市的灾情通过媒体报道与社交网络的广泛讨论,迅速为全国所知。同时,城市居民传播意识较强,能第一时间分享自身处境。

  相比之下,豫北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就没有了这样的传播优势。处于灾情一线的村民一般缺乏主动传播的意识与条件,获得的关注度也随之降低。

  同时,我们在新闻中也能看到这样鼻酸的画面:一位孤寡老人在转移前,抱着两袋小麦痛哭,不肯离去,“我哪都不去,走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苛责老人顾恋财产,耽误救援,他确确实实令人心疼。这位75岁的五保户无儿无女,两袋小麦还是平时在麦地里拾的。可以想见,小麦和洪水中的房屋,或许就是他所有的念想。好在目前他已被转移至安置点,也有很多网友希望为他捐款。

  因为舍不得家中牲畜、粮食等财物,不愿撤离的现象,无论在何种灾难中,其实并不陌生,且多发生在广大农村地区。可正是这样的地区,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援助。无论是防洪设施、应急响应机制,还是普通人的避险意识,农村地区都相对薄弱。当洪水摧毁了基础设施,水电、通讯又不畅通,如果后续救援仍不及大城市,水灾造成的困境就会成倍放大。

  当灾难发生了,我们会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感动。确实,这样的精神在大灾面前,能够鼓舞士气,抚慰心灵。就在豫北、就在新乡,多名大车车主自发将车辆投入河中,试图堵上决口。用养家糊口的饭碗换一方平安,那一刻没有人犹豫。河水漫堤了,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堤坝上是传运沙袋的男人,后方更有带着孩子上阵,一起填装沙袋的女性。团结起来,拯救家园,有党和政府的全力救援,党员模范的冲锋在前,同时也要靠自己。

  可感动之余,对灾情清醒的认识与理智的行动,更能给予灾区以帮助。此时我们能做什么呢?当看到相关求助或救援信息时,请为他们大声疾呼,动动手指、积极转发,给予受灾的豫北及广大农村地区更多关注!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