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刘杨)受台风“烟花”影响,这两天,郑州刮起了大风,不少市民的内心再度紧张起来,毕竟一周前的那场大暴雨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伤痕”依旧清晰。
“有没有医务人员,赶紧来帮忙!”“我是郑大一附院的医生,我来!”这是7月20日发生在郑州地铁5号线的一段对话,从休克被救到迅速参与救人,秦杰林成为全网都在找的郑州地铁女医生。7月28日下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房中,记者见到了她。
从休克被救到救人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手上仍插着针管正在输液,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秦杰林仍处在地铁被困缺氧的“后遗症”之中。
回忆起当天的场景,秦杰林向记者分享,7月20日下午,她乘坐地铁5号线回家,从郑州人民医院站开始,经历了几次临时停车,当时大家也都没当回事儿。
“大约6点20分,列车从海滩寺站往沙口路站开,行驶了一两分钟后突然停车,过了一会儿,列车尝试折返海滩寺站,几十秒后又突然刹车。那时我们感觉到了不对劲,曾经撤离车厢,但外面水太大,我们返回车厢后车门关闭。”秦杰林说。
很快,洪水开始从一个个细缝隙进入车厢,紧接着漫过脚面,爬上座位,认识到情况严重的乘客们开始向外界求助,秦杰林也通过微信请朋友和同事帮忙求援,但整体看大家还没有过于慌张。
秦杰林通过微信求援
“7点30分往后,地铁车厢突然停电,氧气慢慢也被耗得越来越少,所有人的情绪都不大对,我也开始意识模糊。”秦杰林告诉记者,她后来是被砸在身上的玻璃碎片和新鲜氧气唤醒的,隐约听到有人喊先救老人、孩子和比较虚弱的妇女,她也被身边伸来的几双手拽了出去。
“我获救了,我可以活下来了!”这是秦杰林恢复意识后脑海里出现的第一句话。
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秦杰林又在湍急的水流中走了几百米,终于来到地铁站台上,那时的她仍因缺氧非常不舒服。
地铁轨道内的积水
“有没有医务人员,赶紧来帮忙!”还没缓几分钟,听到这句话的秦杰林本能地喊出了“我是郑大一附院的医生,我来!”就这样,秦杰林加入了救援队伍中,与另外两名医生组成了救援小分队。
“刚开始我边哭边参与抢救,慢慢越来越多的乘客被送到站台,我们开始分工进行救援,并号召现场人士参与到救援中,我们教他们做心肺复苏。”秦杰林说。
后来,救援人员越来越多,救护车也来了,秦杰林选择默默离开现场。从晚9点左右被救出,直到凌晨离开,这场接力救助持续了近6个小时。
在缺氧的不适下 是什么支撑她坚持施救?
从获救者到施救者,秦杰林迅速转变了身份。
“在那个过程中,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别人帮助了我,我才能及时从车厢中被救出。当我听到有人呼喊‘有没有医护人员’,我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要站出来。”秦杰林说。
秦杰林还多次跟记者说,她认为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她只是做了一名医护工作者、一名党员该做的事情,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
虽然已过去了一周,秦杰林的身体状态仍处于被困缺氧的“后遗症”之中。
“回家后,我出现了发烧、头痛等情况,不想为医院增添负担,就自己吃了退烧药、吸了氧,但效果不太明显。”秦杰林告诉记者,一开始这个事情她没有讲,医院得知后,对她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检查评估,她开始住院接受治疗,上午是高压氧治疗,下午需要输营养脑健康的药物。
“现在还是有点担心的,担心会有后遗症影响工作,但我一点也不后悔。”秦杰林说。
经历这场暴雨和救援她希望更多人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
采访最后,秦杰林告诉记者,她也特别想表达感谢,感谢同车厢乘客的互相帮助,大家都非常勇敢,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被困后,还能把生的希望让给更需要的人,非常值得感谢和赞扬。
“我还想呼吁大家,心肺复苏是一个非常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希望有更多人能够掌握这项技能,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急救技能培训的行列中。”秦杰林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