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距今已有800年历史的“将军印”本应出现在博物馆里,向世人展示它昔日统领千军的辉煌,不法分子却将其摆在二手物品交易网站明码标价,警方顺着线索一路追踪,成功将这枚国家三级文物追回,两名涉嫌倒卖国家文物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今年5月中旬,平顶山市公安局卫东分局接到报警,某二手物品交易网站向外售卖贵重文物并承诺保真,可能存在违法倒卖国家重要文物行为。
交易记录刷出“神秘物品”
为尽快掌握情况,侦查民警将零星线索快速拼凑,并确定了研判侦查方向。他们需要尽快掌握是否有重要文物已经流向了社会,以及嫌疑人手中是否还存有重要文物或线索。民警根据平台卖家信息展开研判,先后对其600多条交易记录逐一进行梳理,民警发现交易金额普遍都在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其中有三笔交易引起了民警的注意,这三次连续交易单笔金额均接近两万元,在数百条交易记录中显得格外显眼。
进一步侦查发现,这三笔交易竟然是同一时间卖给同一个人,很可能是故意拆分交易逃避监管,但卖出的“神秘物品”是什么却无从得知。民警将这条线索作为突破口,迅速对交易的具体信息进行了分析研判,并锁定了平台卖家。
卖家到案 民警却陷入困境
为尽快摸清情况,民警对嫌疑人进行电话传讯,当对方得知警察找来后,手机再也没有打通过,这种情形更加重了民警的怀疑。随后,专案组赶赴汝州市,根据身份信息查找此人,但狡猾的嫌疑人居无定所,民警多次蹲守均被他躲过。
为避免打草惊蛇,卫东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冯科举带领民警焦文峰、马赛飞不断对该嫌疑人活动轨迹进行分析研判,最终在汝州一店铺内将其抓获,并在其住处发现大量宋代、明清时期的铜钱、银锭、古镜及银簪等物品。在随后进行的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吕某魁称这些文物为“老件”,都属于一般文物,买卖这些物品并不触犯法律。
当民警问到他“三笔交易”的情况时,嫌疑人却说都是一些“花钱”,也就是铜钱、古币等一般文物,警方无法处理他。民警知道,嫌疑人想利用网络交易的隐蔽性,遮盖自己违法的实质性证据,逃脱法律的制裁。他的嚣张气焰让民警的斗志更加强烈,决心要在困境中找到破局的关键。
兵分两路 罕见“印章”现身
为尽快摆脱案件僵局,民警兵分两路,一路查找该案关键证据:那件分三笔金额交易的“神秘”文物。另一路寻找嫌疑人吕某魁的上家。民警根据线索雷霆出击,成功在汝州市找到吕某魁的“上家”李某成,在其店铺内同样搜查出大量古物,但李某成就像跟吕某魁串通好了一样,被抓获时不慌不忙,拒不承认自己倒卖国家文物的犯罪事实,称自己卖的都是一些普通“物件”,并不违法。
与此同时,根据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交易信息,冯科举带领民警奔赴四川省广元市。由于买家没有确切的身份信息,民警在茫茫人海中辗转多地最终找到了“神秘”文物的收藏者,也第一次见到了那枚“印章”。
看似平淡无奇的“印章”上镌刻着古字,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大铁块”,民警一时无法确定它的价值,在对物流信息进行反复核查后,立刻返回进行下一步工作。经调查,该收藏者出于兴趣爱好,并未打算倒卖此文物,主动退还并配合警方办案。
鉴定结果出人意料 嫌疑人认罪
虽然嫌疑人和“将军印”均已到案,但案件并未就此终结,面对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的局面,民警当即决定,找专家对查获的1736件“物件”进行逐一鉴定。
随后,民警专程赶到郑州市,通过国家文物局指定的机构进行鉴定。多名拥有丰富经验和鉴定资质的专家对这些古物仔细端详起来,面对堆积的宋明清铜钱、银锭、银镜、银元、簪子等物品时,他们兴趣不高,这些普通文物也被鉴定为一般文物,可以在市场流通并不稀奇。但“大铁块”在层层包裹下现身后,专家们立刻严肃起来,他们拿着放大镜仔细观看,不放过“印章”的每一处细节。随着他们喜笑颜开,民警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专家们对民警努力挽回国家文物损失表示感谢。
原来,这枚“印章”属于国家三级文物,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这枚印章表面用“三叠篆”镌刻着“义军副提控印”,由当时刑部监制,仅将军才能持有,可以号令上万人的军队,目前全国仅发现了4枚,文化价值和考古价值极高。
有了专家们的鉴定结果,民警如释重负,火速赶回平顶山。看到鉴定结果,犯罪嫌疑人吕某魁、李某成最终不得不低下头,承认了自己倒卖国家文物的犯罪事实。
目前,犯罪嫌疑人吕某魁、李某成因倒卖文物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已被移交卫东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蔡长伟 丁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