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重建 科协聚力】系列报道之十六 花生受灾如何救,科研团队出“诊方”

2021年08月06日15:29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目前我省春、夏播花生陆续进入饱果成熟期和结荚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但7月中旬以来,我省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强降雨,局部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造成部分花生田间积水,形成涝灾。据农业部门统计,花生受灾面积达150万亩,给我省花生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8月5日,记者从省科协了解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总体部署,降低涝灾给花生生产带来的损失,省农科院花生科研团队及时组织花生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等方面专家成立了花生涝灾应对专家组,在灾后第一时间派出小分队深入鹤壁、新乡、焦作、开封等花生受灾严重地区调研受灾情况,分类开展技术指导,并制定了《花生涝灾应对管理技术措施》,供受灾农户参考。

  据介绍,涝灾后花生的应对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一要及时排水。涝灾发生后应立即想方设法清理田间沟渠,加深畦沟和相应排水沟,打通入河排水沟渠,及时排水降渍,减少花生田间积水时间,确保花生尽快回复正常生长。同时要抓紧洗苗,把叶片、茎秆上的泥土洗净,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二要清沟扶垄。对于起垄种植的花生田块,大雨易造成垄面塌陷,不利于排水和花生果针入土。土壤散墒后,要及时清理垄沟中淤土、杂草,培土扶垄,以利果针下扎和荚果膨大充实。由于春、夏播花生果针已入土或膨大,切忌在花生垄上中耕伤及果针和荚果。

  三要合理追肥。由于涝灾使土壤中养分大量淋溶流失,再加上花生根系因渍水缺氧吸收能力减弱,易导致植株脱肥,尤其是土质瘠薄、基肥不足的地块,后期更容易脱肥早衰。可根据土壤养分流失情况和花生长势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有条件的要注意增施一定量的钙肥,促进荚果膨大。也可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1%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两次,可以防止早衰,提高产量。

  四要防治病虫草害。田间高温、高湿容易引发花生病害,如叶斑病、网斑病、白绢病等病害发生,可喷洒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百菌清、噻呋酰胺等杀菌剂,一般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对于棉铃虫、斜纹夜蛾等食叶害虫,可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甲维盐微乳剂等防治。雨水过后有利于杂草滋生,杂草与花生争夺养分,不利于花生生长,所以要及时进行除草。

  五要化学调控。由于阴雨天光照不足,花生容易徒长,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对植株有徒长趋势、群体过早封垄的地块,可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等植物生长延缓剂进行化学调控,能有效防止花生徒长,促进荚果膨大,增加产量。

  六要科学改种。对于受灾特别严重,花生死棵面积超过70%的田块,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酌情考虑改种胡萝卜、水萝卜、小白菜、空心菜、甜玉米等生育期短的作物,既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又不影响下茬小麦适期播种。

  (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科研团队是我国从事花生研究的重点团队之一,开展花生研究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1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和国家级人选各1人,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2人,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该团队主要从事花生育种、种质资源、远缘杂交技术、细胞工程、基因组学、分子育种、良种繁育技术、栽培生理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在早熟、高产、高油育种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远缘杂交育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尹江勇 师喆)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