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谱写田野考古传承文明的壮美乐章

2021年09月02日13:32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

  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官庄村西部,是荥阳官庄遗址——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田野考古实践基地。这里远离喧嚣,古朴宁静,树木苍翠。在这片遗址上,经过10余年的考古发掘,郑州大学考古人不仅取得一个个丰硕的成果,而且把它建设成为考古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和学科建设平台,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届届郑大考古学子成长的摇篮和精神故乡,这里沐浴着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芒,在中原大地熠熠生辉。

  近日,郑州大学考古学团队在考古发掘基础上,利用碳十四测年,确定荥阳官庄遗址的铸铜作坊是世界范围内已知最古老的铸币作坊。研究成果在国际刊物《古物》上发表,得到国内外多家媒体的转引和报道,并被Nature列为研究亮点文章。

  荥阳官庄遗址又一次引人注目,进入公众视野。这处沉埋2000多年的城址重现于世给人们带来巨大惊喜。自2010年以来,它已三次入选“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两次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并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从普通遗址到“国保”的飞跃。

  躬耕田野,传承文明,郑大考古人谱写了一曲曲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壮美乐章。自2011年官庄作为考古基地以来,不仅取得了一个个令人惊喜的考古发掘成果,突破了一个个重大学术发现,更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考古人才,他们心怀家国,高擎中华文明的火炬,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为建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而努力奋斗。

  追溯:“国保”是如何挖出来的?

  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官庄村西部,于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遗迹十分丰富。2010年,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郑州大学在遗址南部的干渠占压范围内进行发掘,发现了一条西周晚期前后人工挖掘的壕沟。后续勘探表明,这条壕沟环绕遗址的南、东和北部,围合面积达130万平方米。郑州大学考古学科带头人韩国河教授敏锐地意识到,有壕就很可能有城,而目前西周时期有城墙的遗址很少,官庄遗址发现的壕沟非常重要,值得进一步开展田野工作。

  2011年开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联合相关单位展开了对官庄遗址的考古工作,很快就在遗址北部发现了由两重壕沟环绕的小城。这多重防御设施保护的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考古队将本科生实习的重点区域放在了小城内。意外发现接连不断,小城南侧又发现了一重环壕环绕的大城。对城壕的解剖表明,这是一座完整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城市遗址,大小城均始建于两周之际,至战国早期填平。

  这种大小城南北相连,外侧又围以多重环壕的结构非常独特,在先秦城市中尚属首见。小城内的铜器墓、马坑和出有炭化粟粒的窖穴表明城内居住有贵族人群,并且存储有较多粮食。城内发现还有较多手工业遗存、祭祀坑等。“官庄遗址可能是和物质生产、存储或转运有关的一个城,担负特定的战略功能,不是一般的城邑。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先秦城市的类别与功能分化。”韩国河说。

  此后的持续发掘表明,这里有多处制陶作坊和铸铜作坊。其中位于大城中北部的铸铜作坊面积约2000平方米,作坊的产品有容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等。这是目前所见春秋早中期铸铜遗存最丰富的作坊,集中展现了铜器技术风格由西周向春秋的转换,是探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

  近日,研究又确定铸铜作坊是世界范围内已知最古老的铸币作坊。而此次确认的官庄作坊铸币生产活动发生在公元前640-550年之间,作坊在继续进行青铜礼器、兵器等产品的生产同时,开始出现了制式化金属货币的铸造活动。郑州大学考古系副教授赵昊博士介绍说,这一数据首次提供了有关中国早期铸币遗址的绝对年代信息,也使官庄遗址成为经碳十四检测确认的世界最古老的铸币作坊遗址。

  官庄铸币遗存年代的测定权威性如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官庄考古领队郜向平解释说,碳十四测年就是利用碳的同位素碳十四的放射性特征,来测定含碳遗存年代的方法。“考古学中可以用碳十四方法来测定年代的有各种动植物遗存及含碳沉积物等。此次官庄铸币生产活动时间的确定,考古团队选择和铸币遗存共出的木炭和炭化小米作为测年样品,并通过选取连续堆积单位样品提高测年精度。”铸币作坊遗址的发现不仅对于研究货币的生产年代能够提供明确的考古学依据,更能够反映金属货币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机制。

  现状:“小遗址”做出“大文章”

  官庄遗址的面积仅约130万平方米,与同时期动辄上千万平方米的都城性遗址相比,属于中小型遗址。中小型遗址内涵相对简单,且多不见于文献记载,对于其性质和归属的论证,难度更大。因此,官庄遗址的主体遗存虽属历史时期,但对于它的发掘却需要在和历史文献对应之外寻求新的、考古学的工作思路。

  官庄考古队首先是把勘探和发掘密切结合起来,从布局入手探讨遗址性质和功能。2010-2012年即组织了对遗址的全面勘探,发现了外壕和小城、大城,由此确定了遗址的基本布局。此后,坚持把重点勘探和小规模发掘相结合,通过细致勘探确定发掘区,然后布方发掘。在勘探中,特别注意壕沟、道路以及烧土铜渣等标志遗存的分布情况。借助RTK等新的测量技术,考古队将全部探孔录入地理信息系统,使勘探图就变成了有待于探寻、验证的“藏宝图”。

  迄今为止,依托官庄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已出版考古报告1部、简报和论文20余篇,学位论文4篇。此外借由制陶、铸铜作坊的发现和发掘,考古队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官庄遗址开展了多学科合作研究,涉及冶金、环境、动植物等多个领域,推进了对周代中原地区人群构成、资源获取、手工业生产和产品流通的认识。

  官庄考古实习基地是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立足中原历史文化开展田野考古教学研究的一个基点,也是郑州大学中原历史文化学科十年来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学科首席教授刘庆柱说:“郑州大学考古学科致力于用考古资料阐释中华文明,促进文化与国家认同,重点围绕作为中华文化核心和主体的中原历史文化开展教学研究。”

  据刘庆柱介绍,近年来,考古学科致力于中华文明渊源,以及都城、陵寝等国家层面文化的研究,组织实施了“中华文明根系研究”重大课题,目前正在组织论证“中原与边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重大课题。平台方面,郑州大学与河南省文物局合建了“黄河考古研究院”,与洛阳市人民政府合建了三个研究院,围绕夏文化研究、郑州西北部考古、古代陵寝制度、中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合作研究。经过多年建设,在汇聚高层次人才、搭建多学科平台、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术领军人物与青年教师的引进成效突出,近五年来聘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冯时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高星研究员为兼职PI,从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所引进青年教师15名。

  建设成效: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在老师和学长的带领下,在官庄遗址学习了田野调查、布方发掘、整理文物,最后撰写简单的考古报告。官庄实习让我彻底爱上了考古,后来选择继续为考古梦奋斗。”历史学院2011级本科生、英国杜伦大学在读博士李子一回忆当年在官庄实习经历深情地说。

  考古队师生们对深入田野、追寻遗忘的过去,对话时光、享受考古的乐趣赞不绝口。“在远离喧闹繁华的乡野间,我们师生一起为发现新的重要遗迹现象而兴奋,为弄清楚复杂的层位关系而反复思索。在日复一日的发掘与整理工作中,我们掌握了田野发掘的科学方法,体味到了探索未知的快乐,也学到了面对困难乐观向上、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历史学院2009级本科生常乐在这段难忘经历的激励下不断前行,已成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的青年教师。

  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国内外高校的考古专业无不将田野考古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实践基地的建设水平也成为考古专业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郑州大学2010年对官庄遗址的发掘,就有多名研究生参与,2011年即开始实习基地的建设。官庄遗址堆积深厚、遗迹复杂,一个学期的本科生实习通常很难完成年度发掘任务,经过探索,形成了秋季本科生实习,次年春季研究生收尾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十年来,针对考古学科的基本特性和社会需求,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高标准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团队。每年本科生实习都组成包含5-6名教师的教学团队,师生比达到1:5,还有技术人员与研究生协助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坚持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工作。老师们奋战在一线,采用“看我做,学我做,跟我做”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和考古人应有的品格和精神;实习生活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鼓励学生自我管理,民主讨论制定各项生活、学习规章制度等。在每年长达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里,在简陋的民房和乡野间,形成了教学科研的“师生共同体”,践行新型“书院制”之路。

  田野考古实习的生活简单而枯燥,然而,师生们把心沉入地下,视野回到远古,挥舞手铲,划破黄土,同复杂的遗迹现象战斗。这也是“灰头土脸”的生活,秋冬的风沙混杂着麦秸拍在脸上,人越来“土”,而探方中古代谜题的答案愈发清晰。师生们经历了酷暑与严冬,也逐渐习惯了踏霜而行、披月而归。利用晚上和休息日,师生还组织系列讲座和交流活动。

  10年来,先后200余名本科生与百余名研究生参加了专业实习,官庄考古实习基地也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教学科研场所,还接收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参加专业实践。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高校考古实习评估中,郑州大学在官庄遗址组织的本科教学实习一直名列前茅。2011级本科生李子一以官庄实习为题材创作的《阿三的考古漫画》获“第四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公众组),随后以《考古入坑指南》为名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7级硕士研究生张少蓓对荥阳官庄出土陶范制作工艺的研究也入围“第九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曾在官庄参加本科田野考古实习的一些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后回母校任职,人才培养反哺学科发展的效应已初步呈现。从官庄实践基地走出的本科生连续几年有10余名被推免至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生的田野能力得到普遍认可。

  实习带队教师朱津介绍说,官庄田野考古实践基地也是青年教师的交流学习平台。按照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的传统,新入职教师都要先参加为期一学期的田野实习,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教师立足田野,从各自专业角度开展对官庄遗址的研究,包括环境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冶金考古、体质人类学等领域,开展古代生业、人地互动、生产技术等多角度研究,形成了多学科的师资团队,推动了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在做好遗产保护工作、壮大考古队伍以及国际交流等诸多领域积极实践。

  在坚实的田野工作基础上,郑州大学考古学科还形成了精品课程群的辐射效应。以官庄遗址为背景的《田野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先后获批为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田野考古学》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田野考古学》《田野考古实习》被列为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

  思政育人:党支部建立在考古工地上

  2019-2020年度发掘领队陈博老师谈起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让他终身难忘。那是2020年的国庆巧遇中秋,又恰逢中国考古学99华诞。10月1日上午,官庄考古基地临时党支部开展“迎中秋 度国庆 畅谈考古新气象”主题活动。在陈博的主持下,当时实习的2018级考古专业全体本科生及带队教师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认真学习观看了我国考古学巨擘夏鼐先生的纪录片。师生们踊跃发言,纷纷表示要沿着夏鼐先生等先辈们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行,扛稳新时代赋予考古学工作者的使命,答好新课题。

  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工地上,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洋溢着青春的自信、文化的自信!

  在专业教学中践行思政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厚植爱国情怀,让学生们在考古发掘和室内整理工作中,充分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厚重内涵。

  韩国河教授认为,中国考古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基于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社会背景,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自诞生以来,中国考古学便肩负着探究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任。为此,官庄考古基地还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公众考古,面向公众展示发掘成果、普及考古知识,并提出了建设思政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目标。2016年以来,接待来自北京、郑州等地的中小学学生参观,接待留学归国人员、港澳台学生的考察交流等,宣传了中原历史文化,促进了文化认同,极大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2019年12月,围绕官庄遗址的考古发现,河南电视台同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合作推出《考古中原》系列节目,向社会公众讲述中原历史文化的厚重内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牢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根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郑州大学考古学科以中原历史文化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紧紧围绕‘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开展教学研究;加强以考古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努力将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劳动育人相结合,大力加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的考古学建设。郑州大学还将在郑州西北建设‘考古学与中华文明研究基地’,结合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考古学在实证中华五千年不间断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为延续历史文脉、培养一流人才贡献力量!(郑州大学 李艳丽供稿)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