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1.7亿建成1.5亿搬家,荆州最大关公像建了又搬为哪般?

2021年09月06日17:00

来源:中国网

  湖北荆州,巨型关公雕像头部已经拆除。这座号称“全球最大关公雕像”开始搬家。然而,这座高达57.3米的巨型关公雕像,建设投入1.7个亿,搬移要投入1.5个亿,全球最大关公像建了又搬为哪般?记者梳理了四个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为何要建关公巨型雕像,给当地带来了什么?

  荆州市想借助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经考察,他们发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热,而关公又与荆州有着很深的渊源,因此,当地决定在发展旅游的时候大打关公牌。

  最初,雕像设计高度曾高达88米,后因离古城太近,在论证城墙和关公像的空间关系后,才最终确定了目前的高度。

  2016年6月17日,关公义园开园,重1200余吨的关公雕像下是一栋两层建筑,名为关公文化展示中心。该园对外宣称“荆州旅游的新地标”。荆州本想借义园打好“关公文化”这张牌,唱响文化旅游。

  《焦点访谈》此前曾披露,仅建造关公雕像就花费了1.729亿元。据鄂旅投集团官网关于荆旅集团的介绍,截至2018年底,荆旅集团在关公义园项目中的投资高达8亿元。但截至2020年,已开业四年的关公义园经营状况十分惨淡——总收入不到1300万元。

  关公雕像的大体量,一直是当地吸引游客的宣传点。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关公义园景区的指示牌上,对关公雕像的介绍语都写着:全球体量最大青铜雕像。

  二、1.7亿的巨型关公像,因何而拆?

  2014年,荆州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向荆州市住建部门和规划部门提交了施工许可和规划许可的申请,内容是雕像基座建设。申请很快得到审批,建设方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建设方在基座上加建了巨型关公雕像,但雕像没有报批任何的许可手续。

  关公像所在的关公义园于2014年动工,基础建设部分于2016年建成和试营业。在没有获得审批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在雕像长达两年的建设期中,始终不闻不问。

  据时代周报,去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关公雕像基座正在沉降,雕像下的关公文化展示中心与地面相接处均有缝隙,缝隙最宽处约7厘米;展示中心台阶附近,有的地板已经凹陷,与水平面呈30度弯曲。

  当时,荆旅集团总工程师王维透露,发现关公基座正在沉降后,荆律集团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在像体四周布置了观测点监测,每年监测费约30万元。

  2020年10月初,这座高达57.3米的巨型关公雕像被国家住建部通报,责令整改。住建部称,这尊巨大的“关公雕塑”违反了《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破坏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

  三、1.5亿的关公雕像搬移方案,是怎么确定的?

  2020年11月17日,荆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荆州市组织规划、建筑、雕塑、文保等权威专家,对关公雕像搬移选址方案进行咨询论证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历史文脉、自然环境、旅游发展规划等,科学制定搬移方案。

  据湖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显示,荆州区发展和改革局2020年12月17日批复的“关公雕像搬移工程”已审核通过,项目总投资为15500万元,计划开工时间为2021年1月。该工程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包括:雕像用地面积约50亩,像体铜片拆除及异地安装;像体内骨架拆除;原址基座及广场修整;关公基座及像体骨架重建;新址广场及景观工程。

  2020年12月29日,湖北省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发布的《关公雕像搬移工程——像体铜片拆解及异地组装项目报建公告》显示,项目地点为荆州区点将台。

  据了解,点将台与关公渊源颇深,位于荆州市城郊西北4公里处。点将台本为夯土简易筑就,台高10米,方圆十余亩。据传,关羽北攻曹仁前筑此高台,阅兵点将,操练军士。点将台东北方,有一座十余米高的小山丘,名曰拍马山,据传是关羽北攻前拍马演练的场所。

  四、建——拆——搬,该反思什么?

  “这个工程不接地气,跟老百姓的生活融不到一起。”媒体采访的当地市民肖先生,对雕像搬移一事的看法。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庞晶分析,关公像只是当地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一个具体引爆点,当初的规划应该是希望做成一个地标建筑,带动当地整体形象的提升。但是这样的投资如何盈利,不是单靠一个塑像,靠收门票就可以的。这需要对周边设施的联合开发,包括古城的开发,景观的打造,一体化的工程。而无论怎样的文旅开发,都不能以破坏既有古城风貌为前提。这个关公像如果没有更多发挥关公文化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这意味着投资这个文旅项目的失败。

  上海段和段(济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王玉亮认为,从关公像的拆除一事,可以看到当地对文化产业和旅游项目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太少。文化产业不在于塑像本身,而在于系统性的设计,这种单一性和表达方式的过于表象化,没有丰富关公的文化内涵。“问题出在了当地对文化的挖掘表现方式和内涵延伸,没有与当代人文结合,文化设施的经济资源关系太单一与表象化。”“不管搬到哪里,如果不解决文化的系统性产业化的问题,这个雕塑在哪里就是一个壳。”王玉亮说。

  媒体采访的另一位市民李齐认为,这是个“劳民伤财”的工程,“建好,拆掉,再建,花了三倍的力气和金钱,简直是个笑话。”

  综合来源:人民网、澎湃新闻、央视焦点访谈等

编辑:Wei Wei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