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剑影 赵琛 吴凡 赵黎浩
《工人日报》(2021年10月14日 03版)
“上百万年前生物死亡形成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我们提供了能源;橡胶为远行提供了轮胎;棉花丝绸为衣服提供纤维……”10月13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新闻中心举办的专题采访活动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说,“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具有生物多样性之美的世界,我们从来都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局外人。”
在COP15中国馆有一面“香料墙”格外引人注意,这里陈列着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百余种香料,其中有不少是产自昆明周边地区的香料。“民族菜肴经常具有特殊的标志性风味,与当地特产的香料有关,这也是舌尖上的生物多样性。”李维薇说,菜市场里蛋壳颜色不一的鸡蛋;广场草坪上,鸟儿在草皮里寻找着草籽、小虫为食;回到家中,宠物、绿植,也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分子。有的城市本身就是一些迁徙物种的重要中转栖息地……身处城市之中的每个人,都和生物多样性密不可分。
生态环境部南京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燕介绍说,袁隆平院士通过野生稻的不育系和栽培稻来杂交,获得了杂交的制种;屠呦呦从青蒿里面发现了青蒿素,都是来源于生物多样性的遗传资源。
然而,近年来,人类过度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污染环境以及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等因素,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性影响。
有报告显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已经改变了75%的陆地生态环境和66%的海洋生态环境,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地球物种的生存环境,加速了它们走向灭绝的步伐。这也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存。2020年9月18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GBO-5)指出,尽管在多个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自然界仍遭受着沉重打击,全球生物多样性情况仍日益恶化。
为了保护这一生命共同体,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启了新纪元。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今年10月13日下午,COP15第一阶段会议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
今年以来,一些野生动物频频“出山”,离开保护区,进村入城,引发广泛关注。4月,东北虎“完达山1号”引发全国围观;5月,一群西双版纳野生大象一路北上的消息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珍稀动物中华秋沙鸭成为常客……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解读《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时,特别提到要“激发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性,加快推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
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姚华松也认为,我们需要身体力行地增进与生物之间的亲密关系,维系城市的自然与生态属性。在城市发展与规划过程中,预留相当面积与规模的森林、荒地与空闲地,从而让动植物有足够的生存发展与繁衍空间。
在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各个论坛现场,专家们也有着同样的共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当前,全世界都意识到由人类引起的生物多样性流失所带来的风险,当前亟须化共识为行动,这不仅需要政府层面采取果断行动,更需要每个人认知和行为的迅速转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说。
(本报昆明10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