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畔的中国】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 寻找遥远的夏朝和最早的中国

2021年10月15日20:3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大禹治水、禹划九州……这些究竟是还是确有其事?作为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由于缺乏足够的考古证据,夏是否存在一度引起学界争议。

  10月14日,“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以及二里头遗址宫城,希望能够穿越到遥远的夏朝,寻找最早的中国。

  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

  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只有2.2厘米高、0.75~0.95厘米宽的微雕精品骨猴……一件件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文物展现着先人的智慧。

  迄今为止,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宫城、都邑中心区主干道网以及官营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文物数万件。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据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侯玉珂介绍,在二里头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多项“中国之最”: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以及一件长70厘米的绿松石龙形器——被视为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里头遗址出土器物中,有些具有鲜明的邻近地区其他文化特征。作为二里头文化重要礼器的陶酒器盉、爵,向北见于燕山南北,南及由浙江到四川的长江流域一带,西达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一带。

  “在内部高度发展的同时,二里头文化强力向外大范围扩散,通过兼收并蓄汇集了中华大地早期文明的精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解读,在这一过程中,华夏国家完成了由多元向一体的转型,“中国”的雏形得以形成。

  侯玉珂说,随着黄河战略实施,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保护迎来新机遇,这部“无字地书”将揭秘更多历史细节。

  相关推荐

  ·【母亲河畔的中国】记者雨萱带你看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

  ·【母亲河畔的中国】600多岁的古城墙上逛“夜场”啥感觉?

  ·【母亲河畔的中国】一城誉天下,一墙守古今 知城墙才能知开封

  ·【母亲河畔的中国】洛阳应天门:见证隋唐辉煌五百年王朝岁月

  ·【母亲河畔的中国】看百年河大如何打造“黄河学”研究高地?

  ·【母亲河畔的中国】州桥明月一眼千年 湮没千年的州桥遗址渐露真容

  ·【母亲河畔的中国】荒滩变绿洲:九曲黄河最后一弯风景如画

  ·【母亲河畔的中国】黑岗口:过去的黄河“豆腐腰” 现在的开封“绿色长城”


编辑:张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