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 生生不息——写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开幕之际

2021年10月17日08:09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雅鸣 陈茁 张体义 温小娟

  如果不是一百年前的那次“动土”,抬眼就能看到附近韶山而得名的仰韶村,不过是黄河边上众多普通乡村中的一个。

  但它注定不寻常。从那时起,仰韶村,走进教科书、走向世界,一举开启中国现代考古学之门。

  以仰韶村遗址发掘为原点,百年来,殷墟、二里头、良渚、石峁、三星堆,一个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借助于考古学为世人所知,从地层中一页页掀开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实物图卷。

  今天,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这个小村落——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召开。仰韶,又一次敞开胸怀迎接世界各地的考古学者,共同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发展积蓄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仰韶村遗址首次发现的玉钺。新华社发

  仰韶百年 考古百年

  10月15日,微雨过后,青山如黛。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里,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红底黑纹彩陶雕塑散落其间,浓烈鲜明的色彩,传递着远古文明的信息。

  进入园区,游客闲适地看景,工作人员为大会筹备忙碌不停。热闹背后,围挡圈出的一方小天地里,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项目负责人李世伟平静如常,仔细地在探方里辨识地层,期望从中找寻更多的信息。

  发酵酒、丝蛋白、象牙手镯……就在9月底,经过一年多努力,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成果发布。人们惊喜发现,几千年前的仰韶人除了喜欢彩陶,还有其他“奢华”爱好。

  公园里,一座硕大考古手铲雕塑引人注目。

  1921年,经过批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学者,就是用一把手铲在仰韶村的黄土地里挖掘出了华夏农耕文明的根。

  那一刻起,仰韶村的名字就和仰韶文化、中国现代考古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仰韶文化是什么?

  它是远古先民创造的生活方式:是用磨制的石器种植、收割田野生长的谷物,是用手捏、慢轮精心制作的彩陶器,是用家养或渔猎而来的动物大快朵颐。

  它是遥远漫长的岁月:跨度2000多年,距今约7000年至4700年。如果说中国文化史有一万年,仰韶文化就占了五分之一,恰是青葱少年时。

  它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区域文化空间:以豫晋陕交界的黄金三角为中心,沿黄河南下北上、东突西进,开拓出“彩陶的世界”。

  它还是一次艺术浪潮:半坡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大河村的彩陶双连壶,马家窑的蛙纹彩陶壶,庙底沟的花瓣纹彩陶盆等,同样多彩的纹饰,却各有独特气韵。新落成的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陈列展览,将这种现象称为“花开中国”。

  “仰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主根脉和早期最重要代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说,它长期积淀形成的世俗淳朴、务实重农、王权至上、重视族群、崇敬祖先、兼收包容等诸多古代中原文明的基本品质,确立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格调。

  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扎得越深,收获越多。随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成长,仰韶村遗址的每一次发掘都在充实着仰韶文化的内涵、明晰着遗址的性质。

  从1921年安特生第一次发掘仰韶村遗址确立第一个中国史前文化开始,1951年,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夏鼐带队第二次发掘,基本明确了仰韶文化的性质和面貌;从1980年到1981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等进行的第三次发掘,证实了仰韶村文化遗址存在着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2020年以来的第四次发掘,实现了数字信息化、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对仰韶村遗址的了解和认识更加全面丰富,仰韶文化当之无愧为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

  仰韶村遗址四次考古发掘的时间节点与中国历史发展重大阶段时间节点同步,既是巧合,也是必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以仰韶文化命名为起点,中国古代文明探索与研究成果越来越丰硕,完整建立起系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

  一代代考古学家“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殷墟、石峁、二里头、良渚、周口店、三星堆等无数遗址重见天日,一次次补齐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缺环,有力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因此逐渐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风餐露宿、青灯黄卷。中国考古人肩负起思考、探索、践行中国考古学理论方法的责任与使命。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中国考古人为复原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发展过程,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考古资料。

  从仰韶出发,回望百年历程,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始终是考古人奋斗的田野热土、敬仰的考古圣地、坚守的精神家园。

仰韶村遗址首次发现的玉环。新华社发

  稽古揆今 中原探索

  9月22日,中秋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重磅揭晓,引来全国“艳羡”:能评出百大考古项目的,只有河南!

  大屏幕上,百大考古项目名单依次呈现,渑池仰韶村遗址与灵井许昌人遗址、舞阳贾湖遗址、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安阳曹操高陵等声名显赫的遗址一起入列,囊括了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夏商文明发展和变迁等重大学术研究课题方面的诸多成就。

  “入围名单130项,去掉哪个都心疼”,评审专家欣喜之余表达遗珠之憾。

  沿着百年轴线,我们穿梭时空——

  一片甲骨惊天下。1928年开启的安阳殷墟考古发掘,让埋藏地下3000多年的商王朝惊艳出世,“盘庚迁殷”的历史得以证实。

  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夏”究竟在哪里?1959年,著名史学家徐旭生率队寻找“夏墟”,踏查河南登封、禹州、巩义、偃师等地,最终在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在这里,“满天星斗”般璀璨的邦国时代落下帷幕,揭开“华夏第一王朝”序幕。

  挑战现代人“非洲起源说”。2007年,10万年前的“许昌人”在许昌灵井出土,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的重要空白,为探索东亚人类进化史带来了新曙光。

  “说曹操,曹操到”。2009年,安阳曹操高陵的发现,破解了“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千古谜案,引起巨大轰动,成为中外关注的文化现象。

  三重环壕,牙雕蚕。2019年,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双槐树遗址,考古人员打开了走向5300多年前的通道,找到了“中华早期文明的胚胎”,撩起“河洛古国”神秘面纱。

  ……

  汗水洒入泥土,成果载入史册。

  今年4月,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洛阳徐阳墓地3个项目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至此,河南入选总数达到49项,继续领跑全国。

  河南考古的“出圈”不仅于此,还有一连串耀眼的“数说”:

  ——新中国第一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辉县发掘报告》确立了田野考古的范式,随后的60多年里,河南相继出版了300多部考古发掘报告和学术专著;

  ——在全国评定的60部“夏鼐考古学成果奖”考古发掘报告中,河南占近三分之一;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河南17项入选;

  ——夏商周断代工程9个课题,河南占了3个,涉及二里头等7个重要遗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六大重点遗址中,灵宝西坡等5个重点遗址在列。

  年过八旬、满头华发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一如他在岗时的工作节奏,不停地在中原各地的考古工地奔波,只为继续找寻更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证据。他说,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历代的考古发现河南都有,完整地勾勒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

  成果是过去时,发现是进行时。

  9月27日,仰韶村东南方向200多公里外的鲁山县仙人洞,距今3.2万年的“崖壁豪宅”被发现。这意味着,3万多年前,就有早期现代人在中原生活。

  “神仙洞里住先人”“随处都有宝,大河南果然名不虚传”……消息发出,迅速登上全国热搜,网友留言满是自豪和赞叹。

  国庆长假,抓住难得的晴朗天气,全省各考古工地赶紧抢进度,弥补此前汛情疫情造成的延误。省文物局局长田凯透露,一批重要的考古成果很快就可以对外公布。

  向更远的历史去眺望,向更深的思想去追索。

  用一项项考古发现实证浩如烟海的历史故事,重现满天星斗式的史前文明,百年来,河南考古人坚韧求索,揭示华夏文明的基因谱系和发展链条,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考古学贡献了中原力量。

  千千万万的中原百姓,也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文明。

  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仰韶村就成立了遗址保护7人小组,村民们多年来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规矩:不打窑不深翻土地,甚至不能打井修渠。在安阳小屯,在偃师二里头,同样的场景一再出现。正是他们的奉献,使得中原遍地遗址得以完整地保持着原始风貌,为学者们的发掘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仰韶村遗址发现的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遗存。新华社发

  坚定自信 永续辉煌

  埃及金字塔、希腊帕特农神庙、罗马斗兽场、中国万里长城……

  人类文明充满多样性,无论是古埃及、古巴比伦,还是古印度、中国,每一种文明都诞生于特定的时空背景,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与其他三大古文明逝去不同,中华文明,海纳百川,五千年来从未中断。

  10月5日,登封王城岗遗址,这里的地理位置与古史记载的“禹居阳城”地望相符。考古队员马龙用手铲一层层刮去探方的土层,继续寻找藏在地层中的文化“密码”,神话与传说中的“夏”越来越眉目清晰。

  历史离不开考古。让脚下这片土地的轴线不断向历史深处延伸,一次次田野考古与综合研究的重大成果,增强了历史信度,阐释了中华文明之美。

  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规律,文化自省从未如此深刻,文化自觉从未如此清晰,文化自信从未如此坚定。

  10月10日,郑州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四川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和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夏商周考古专家郜向平博士来了一场精彩的“三星堆与中原文化的对话”,吸引了线上线下百万人收听收看,提问环节更是满场“抢话筒”。“三星堆为什么叫三星堆?”“三星堆出土的丝绸与中原地区出土的丝绸有什么关系?”两位专家不禁赞叹:观众太热情太专业了。

  考古热、国风炫、文物火。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强势回归,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同。

  院外观众排长队,院内考古盲盒抢手,这让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深有感触: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走入越来越多人心中,这正是全社会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心中有来处,脚下便有根。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文化发展从“量变”到“质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核心要义。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龙门石窟游人如织,云台山、芒砀山旅游区的汉服游火热炫酷;10月13日,一款“穿越5000年做个仰韶人”H5答题小游戏上线,几小时就吸引10万余名网友参与。“在轻松愉悦中增长了知识,太棒了。”年轻人如是说。

  只有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找到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发掘、展示、传播,才能让古老文化以轻盈灵动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才能把藏于地下、封于书中、列于展厅的骄傲展现给中国和世界。

  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为主题,《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国庆长假期间主剧场演出98场次,微剧演出800余场,总观剧人次超过60万。北京游客张黎明动情地说:“看完后,突然对河南有了不一样的情感,我要致敬这片伟大的土地,好好逛逛郑州、洛阳、开封,重新认识河南。”

  周末,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天堂、明堂景区人流如织,3D技术、灯光秀的加入,让“千年帝都”可感可触;漫步在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三三两两的不仅有远道而来的客人,还有生长于斯的村民。随着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使用,村民们整体搬迁出去。看着环境越变越美了,他们开心地说:“心里也怪美。”

  认同,来自历史文脉的赓续,来自文化记忆的增强。有认同,才有凝聚力、向心力。文明之光穿越千年,今天依然能感受到沁人芳香,就是因为它在保护传承中不断丰富与完善,从而焕发时代光辉。

  “项目为王。河南要打造出更多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地标性文旅项目、标志性文旅品牌,赋予传统文化更多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及竞争力,让人们在感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中,读懂中国。”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说。

  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9月7日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擘画了河南未来发展蓝图,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位列其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耳熟能详的陕西石峁、山西陶寺、河南二里头、河南双槐树等重要考古遗址走入了国家战略。

  “支持西安、洛阳、开封、大同等城市保护和完善历史风貌特色”“实施黄河流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支持黄河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行行醒目的文字,一项项具体的措施,吹响保护传承发展弘扬黄河文化的集结号。

  河川壮丽、历史丰厚,秀外慧中的中原大地迎来了发展新契机。构筑文化文旅发展新空间,打造文旅融合业态新谱系,建设文旅品牌推广新体系,河南正向着建设文化强省,加快构建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幸福美好家园的目标奋进。

  回眸百年,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百年前的那天,安特生和他的中国同事在仰韶村遗址铲下第一抔土,找到了中国第一个史前文化,震惊世界。

  百年后的今天,全球考古学者线上线下“云”集仰韶村,中国与世界在黄河岸边的这场隔空对话,继续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擦亮文化底色,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之光,必将永续辉煌。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