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揭秘之六:庙底沟遗址“花开中国”

2021年10月17日10:59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冬云

  9月12日,纪念中国考古学双百周年“仰韶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期,邀请的主讲人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樊温泉,他给大家分享了“花开中国——庙底沟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主持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春青。

  樊温泉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他一直坚持在田野考古第一线,曾主持或参加过邓州穰东、三门峡庙底沟等十余座遗址及桐柏月河春秋墓地、新郑郑韩故城等考古发掘项目。其研究领域主要为新石器时代和商周考古学,出版了《华夏之花—庙底沟彩陶选粹》、《郑韩故城兴弘花园和热电厂墓地》等9部报告及专著。2018年4月,主持发掘的“新郑郑韩故城遗址”项目,荣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樊温泉曾长期参与庙底沟的发掘工作,他盛赞此地是“抹土成器,渔猎耕纺。磨石绘彩,筑城立邦。兼容并蓄,意识远扬。花开中国,辐射四疆。”

  他说,庙底沟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南部湖滨区韩庄村,所处位置三面环溪沟,一面临高崖,环境优越稳定,先民居此创造出先进绚丽的彩陶文化,庙底沟人用彩陶诉说着华夏辉煌。

  樊温泉称,通过对庙底沟遗址的整理,不难发现,以该遗址为代表的庙底沟文化是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中分布最广、影响力最强的文化。这一时期已经拥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和复杂化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大型的中心聚落和繁荣的手工业。

  樊温泉讲到,庙底沟遗址的发掘,主要分两次。1953年秋季,它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调查队首先发现,2001年6月,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为配合三门峡大坝建设,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河水库考古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4480平方米,发现了著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庙底沟二期文化,并出版了《庙底沟与三里桥》一书。

  2002年,为配合国道310线城区段拓宽工程,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庙底沟遗址进行了又一次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8000平方米,发现了以庙底沟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众多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

  “此次发掘,于2002年5月28日正式动工,布了10米乘10米的探方222个,发掘了200个。此次发掘,自东向西呈一字长蛇阵,这是根据310国道的走向设定的。此次发掘,很受重视,当年全省的文物工作会议就在此召开。” 樊温泉回忆。

  两次重大发掘之后,2016年4月,为配合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又对庙底沟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勘探。发现了南环壕,发现了大量灰坑和窖穴。

  庙底沟遗址共发掘灰坑800多座,复原陶器3000余件,其中彩陶1400余件。樊温泉认为,庙底沟文化的彩陶,鲜艳多彩,构图丰富,变化多端,寓意深刻,以彩陶为标识的文化因素向周边扩张推进,影响了东到海岱、西达甘青、南至长江、北抵燕山的广大区域,这正是后来中国历史演进的核心区域。所以,庙底沟文化的彩陶,不仅是庙底沟文化的标识,它所蕴藏的文化意义,更标志着华夏主体族群的确立和早期中国文化共同体的开始形成。

  庙底沟人所筑陶窑,直径一米多,火道已设计成非字形火道,燃烧更充分,更好加强了陶器的硬度,提高了陶器的质量。

  庙底沟的彩陶制作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过程分为陶土选择、陶坯处理和彩陶绘制等工序。彩陶图案细长流畅的线条和出露的笔锋,表明绘制可能使用近似“毛笔”的工具,可能用狼、鹿类的毛制成长锋硬笔,对于颜料,有较好凝聚性。

  庙底沟文化彩陶增加了红黑兼施和白衣彩陶等复彩,纹饰更亮丽。彩绘常见于曲腹盆、钵和泥质罐。它的几何纹以圆点、曲线和弧边三角为主要元素,图案复杂繁缛。

  樊温泉还以庙底沟文化和库库坦尼、安诺文化为例,解读了从彩陶文化西来说到彩陶文化西渐说的发展。

  他认为,其实彩陶文化西来说已经成了彩陶文化西渐说,C14测年的数据,早就证明了马家窑文化晚于庙底沟文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库库坦尼文化主要分布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等地,安诺文化主要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在伊拉克也有类似安诺文化的彩陶发现。如果我们在更大的空间观察彩陶,可以发现,在公元前4000年到3000年这段时间,从我国黄河流区域的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到中亚的文化,再到中南欧的库库坦尼文化,都流行彩陶,而且还有一些共性。其中庙底沟文化的弧连三角、马家窑文化的漩涡纹在多个区域均有发现。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播和现象呢?值得人们深入探究。

  在互动环节,樊温泉回答了多个网友的提问。

  问:庙底沟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圆饼形器,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答:圆饼形器,庙底沟遗址出土了数千。它加工简单,就是从河边捡来,正反面不动边缘略敲打。尺寸从5到20厘米不等,70%以上直径10厘米左右,重量400克左右。

  有人认为它是小口尖底瓶的盖子。我认为很可能和狩猎有关,可能是庙底沟人随身携带的投掷器。这些圆饼形器,我们下一步会做专门研究。

  问:庙底沟出的小口尖底瓶,是仰韶特有的吗?是做什么用的?

  答:它是仰韶时期特有的文物,之前大家认为它是打水用的集水器,因为当时不会凿井。结合一些新的考古发现,我发现小口尖底瓶也有可能是造酒酿酒用,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