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青少年抑郁症为何受到如此重视?筛查之后呢?

2021年11月10日21:2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记者 刘杨

教育部近日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青少年抑郁症为何受到如此重视?这些正忙着读书的学生怎么就抑郁了?体检查出抑郁症后怎么办?

关注 | 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 多渠道推进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

教育部日前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的答复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教育部介绍,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工作。

其中包括,制定政策文件,对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多渠道推进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部署,开展多形式的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

探究 | 青少年抑郁症为何受到如此重视?

在很多人印象中,抑郁症是成年人的“专属病症”,其实不然。

来看这样一组数据:今年3月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抑郁症成为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威胁。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年纪轻轻、正忙着读书的青少年怎么就抑郁了?

“家庭问题、学习压力、情感问题、个体性格都可能是造成青少年抑郁或者其他心理疾病的原因。”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方向记者介绍,如家庭关系不和谐或家庭关系不完整,以及父母给予的陪伴、理解不足,他们无法从家庭中获得足够的爱和心理支持,导致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自信,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经受不起打击和挫折,容易诱发抑郁症。

再比如,周围人对成绩的过分关注,以及父母老师给予过高的期望,会使青少年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刻担心自己发挥不好,让周围人失望等。

声音 | 抑郁症筛查有用吗?听听专家、老师怎么说

在网络平台上,记者也注意到了不少网友提出疑问,抑郁症筛查有用吗?会不会加剧病耻感及校园霸凌概率?

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夏霞表示,在历史潮流将教育不断推向最本质要求的今天,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这一举措展现了教育部、卫健委对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

“很多家长并没有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或者家长会对学校隐瞒孩子的真实情况,而这类学生在校受到刺激后容易做出过激行为,有时即便没有受到刺激也会做出一些自伤行为。”一名教师网友分享,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如果筛查出类似病症,情况严重的,确实不适合上学,这也是对所有学生的保护。情况不严重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对这类学生多加关注,与家长加强联系。

袁林方也表示,筛查是为了更好地预防抑郁症的出现,做到提前预防,提高家长、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抑郁症的重视程度,从而针对性地维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好地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位一体的预防措施、矫正措施。

追问 | 体检查出抑郁症后怎么办?政策落地要注意啥?

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只是第一步,如何筛查?如何保密?如何治疗等,这是许多学校、孩子和家庭要面对的一道道关卡。

在袁林方看来,青少年抑郁症的评估、诊断、治疗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部分环节有待进一步规范、建设和研究。

对于心理问题的检查,袁林方表示,这从根本上来说就很复杂。“因为一般来说检查都是依据量表来进行的,但是量表是个人主观选择,不可避免就会存在倾向性。”袁林方解释,“我认为自己有抑郁倾向,我就会把答案选择得严重些;而我不想承认我可能有抑郁倾向,那我就选择得轻一些”,这会导致有些已经有厌学情绪或存在夸张倾向的人,测评的结果如他们所愿比实际结果要严重得多,而那些有病耻感的学生则回避问题,检测结果较轻从而忽视问题。

同时,抑郁症的确诊需要由医院精神科医生来下诊断,但医院人力资源有限,诊断环节往往较为直接,药物处方的使用相对普遍,对心理的调节和指导力度有限或费用较高。抑郁状态下的青少年心理敏感,容易在正常就医环节中脱诊。

袁林方还强调,要注意检测结果的保密和后续追踪干预工作的落地。对于学生抑郁症的筛查结果,要注意保密,避免“贴标签”和对抑郁症个体造成二次伤害。“筛查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后续有效的追踪干预才是最重要的。但学校心理工作人员往往比较有限,而社会机构心理咨询服务的开销又超过了一些家庭的心理预期和经济承受能力,鉴于此,社会公共服务在该类问题上的服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袁林方说。

编辑:魏蔚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