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参与者伊然 将奥运扎根于心

2021年11月16日08: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人生和奥运相遇,是何等幸运的事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师伊然,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双奥”志愿工作者。从北京奥运会时的大学生志愿者,到如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者经理,奥运早已在她的内心扎根,成为她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伊然出任奥林匹克(残奥)大家庭酒店运行团队志愿者经理,负责团队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培训和赛时志愿者的管理服务、激励保障等工作,工作内容贯穿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始终。

  疫情防控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的重中之重,让每个参与冬奥的工作人员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是志愿者们的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是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志愿者的很多工作无法线下开展,这需要我对线上工作方式重新进行思考和规划。其次,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管理模式,对志愿者工作也是个挑战。作为志愿者经理,需要在陪伴志愿者的同时,以专业的培训、有效的管理、科学的激励来引导志愿者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获得更多成长,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志愿者、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伊然说。

  在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工作者之后,伊然今年的寒暑假尤其忙碌。身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她,将冬奥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伊然经常会把自己参与冬奥工作的见闻和心得体会与学生们进行分享,加深大家对冬奥的认知和了解,让他们感受到生逢盛世的幸福和责任。

  伊然对奥运有着很深的情结,在她看来,奥运不仅是体育盛事,也具有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内涵和民族荣誉的深厚情感。在伊然的印象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单比赛是她对奥运会较为深刻的记忆之一。当时,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在半决赛中逆转战局,挺进决赛,在决赛中不敌中国名将孔令辉,获得亚军。当时还年少的伊然一边钦佩于瓦尔德内尔这名老将的坚守,一边欣喜自豪于中国选手最终获得这枚沉甸甸的金牌。当颁奖仪式开始,国旗徐徐升起,国歌嘹亮奏响的时候,电视机前的伊然起身行注目礼,难掩内心的澎湃激动。

  8年后,伊然成为了一名大二的学生,第一次和奥运有了“亲密接触”。学生时期的伊然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当得知北京奥运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她立即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终于成为了首都师范大学奥运指挥部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闭幕后,伊然获评“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先进工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奥运会、残奥会工作先进个人”。

  她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经历还有些激动,“志愿者是奥运会盛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标志性的存在。2008年是志愿工作的元年,志愿者用微笑、真诚绘制了北京最美的名片,志愿工作也得到了更多关注。”

  13年后,当北京冬奥会即将到来,伊然又一次和奥运联系到了一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奥”志愿工作者。13年前,带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憧憬,伊然参与到北京奥运会,13年后的今天,她不忘初心,再次投身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之中。从13年前的志愿者,到如今的场馆志愿者经理,无论时间怎样更迭,伊然心中那份奥运情结都不曾改变。“奥运是我生命中的重要内容,更是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体现。作为奥林匹克(残奥)大家庭酒店的志愿者经理,我会和冬奥的战友们一起,向国际宾朋展现出我们自信、友好、开放的姿态,为冬奥贡献自己的力量。”伊然说。

  供稿/北京冬奥组委

编辑:刘晓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