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实现“十四五”开新局丨济源:废弃厂房住进新企业

2021年11月30日07:18

来源:大河网

  本报讯(记者樊霞成利军)废弃的老厂房内住进了新企业,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鸠占鹊巢,而是旧“巢”引进了新“凤”。11月26日,记者从济源了解到,济源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盘活工业闲置低效资产,既节约了土地,又让停滞的项目活起来、闲置的资产用起来、矛盾纠纷稳下来,实现了一举多得。

  济源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的“小冶炼”等“五小工业”。在半个多世纪的市场洗礼中,不断有“小作坊”成长为行业“领头羊”,也不断有企业因种种原因被市场淘汰。企业破产了,但厂房仍在。据了解,济源第一批工业类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攻坚台账项目共计35个,涉及用地5952.59亩,厂房面积55.53万平方米。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厂房和设备,让它们再次焕发生机?

  “我们用‘三个强化’来破解这个问题。”济源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赵金刚介绍,“招商引资、深度耦合、输血重生,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

  强化招商引资,实现优势再造。针对因亏损严重长期停产的企业,济源鼓励其依法破产清算,通过二次招商引进优质企业盘活闲置资产,推动双方合作共赢。玉泉街道引进的企业和瑞包装租下已停产的巨康实业厂房后,新企业很快顺利投产,老厂房又发挥了新作用。

  强化深度耦合,拉长产业链条。在如何利用停产企业的生产设备等生产资料方面,政府积极协调同行业企业收购入驻和整体租赁。虎岭高新片区的兴隆玻璃通过出售企业资产盘活项目用地,与丽会玻璃达成了合作意向,近期将签订收购协议,既实现了资源集约、资产盘活,又拉长了产业链条。

  强化输血重生,化解融资难题。济源以协调企业担保、提供无息贷款等方式,引导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和资产设备积极融资“输血”,力促恢复生产。济水街道的矿用电器面临破产风险,经过协调,该企业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企业自身通过出租办公厂房缓解了资金压力,实现了小规模生产。

  经过“腾笼换鸟”和“旧巢引新凤”,截至目前,济源已盘活项目24个,完成投资6.7亿元,盘活用地面积4101.3亩,盘活厂房面积37.37万平方米。

编辑:Wei Wei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