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要做“顶天立地”的院士

2021年11月30日08:39

来源:光明日报

  岁末天寒,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的中国工程院却暖意浓浓。

  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引领未来。11月29日下午,在这座国家工程科技界的最高殿堂里,正举行着2021年当选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

  砥砺半生,梅香苦寒。部分新当选院士陆续走上主席台,从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手中领取了证书。这是一份自豪,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当选是参与伟大事业的新起点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发布,共选出中国工程院院士84位,平均年龄58岁,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51岁。

  “一批长期坚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边远地区,以及奋战在国家重大工程、国家安全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中的杰出工程科技专家当选。”李晓红介绍,这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人才保障,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集聚了力量。

  数十载艰辛探索,甚至隐姓埋名、远赴他乡,或又扎根苦寒、负重前行。在李晓红看来,当选院士,是对大家拼搏奋斗的礼赞!他们的科研成果造福了国计民生,惠及了千家万户,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书写了精彩篇章。

  忆往昔,望来日。“希望大家以当选院士为新的起点,做永远跟党走的忠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斗士、传承红色基因的志士、捍卫院士称号纯洁性的卫士。”李晓红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创新、再创新,这是中国工程科技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全体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中国工程院名誉主席周济院士指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参与伟大事业、开启伟大征程的新起点,要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主动服务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善于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勇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在科技前沿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成绩。”李晓红表示。

  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李晓红指出,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充分践行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他们不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了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更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正气之歌。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钱学森、朱光亚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在科技报国的最前沿奋力拼搏。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一批院士敢医敢言、逆风披甲、向险而行,只为山河无恙、人民安康。“希望大家善养浩然正气,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李晓红表示。

  作为新当选院士的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表示,新时代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优秀科学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把毕生智慧与心血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李晓红对新当选院士提出了多项要求,希望大家坚守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拒绝无实质性贡献的各种“挂名”;避免院士头衔滥用,坚决不当“全能院士”,不参加与本人无关或不熟悉专业的鉴定、答辩、评审等活动;在院士遴选、战略咨询等工作中,要心存敬畏、洁身自好,坚守纪律红线,自觉抵制种种不良之风的诱惑,传承好院士队伍的好作风。

  不断用新的科技成果造福于民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6月,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李晓红是继朱光亚、宋健、徐匡迪、周济之后的第五任院长。

  李晓红回忆,从朱光亚老院长嘱托要把好入口关、宋健院长提出担当天命,到徐匡迪院长倡导守正扬清,再到周济院长强调接续创新,历任院长为工程院塑造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

  “大家要把好传统带入到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李晓红认为,新时代要做“顶天立地”的院士,要有仰望星空的高远之志,要有扎根一线的踏实之风,要有充盈天地的浩然之气,要有法天则地的敬畏之心。

  长期以来,一批又一批科学家深入一线、扎根边远,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之中,有坚守水稻试验田、不断创造亩产新纪录的袁隆平院士,有半个世纪走遍世界屋脊、专注高原医学的吴天一院士,有参与了我国每一次核试验、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林俊德院士……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经验丰富的老一辈专家,手把手带着我参加了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后面来的这一批年轻人敢想敢干,我也要带着他们一起奋斗,把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传给新人。”新当选院士代表朱坤表示,让航天事业薪火相传、蓬勃发展,不断突破一项项“卡脖子”技术,研发出一代代国之重器来守家卫国!

  新时代,新起点!李晓红表示,希望大家接续创新,将自身专业与时代需要深度结合,将个人奋斗与历史进程深入融合,继续深耕本领域、本专业,不断把新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用新的科技成果造福于民!

  正如中国工程院名誉主席宋健为大会赋诗所云:“长征在路上,强国须登攀。迎接新挑战,壮士不言难。封堵终无效,创新能克关。请稽三秩后,科技雄江山!”

  (本报北京11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

编辑:Wei Wei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