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刨金成专家,鲁山乡村食用菌种植能手获得“省级殊荣”

2021年12月01日10:0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让人没想到的是,我一个老农民还获得了‘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的称号。”11月30日,在鲁山县库区乡栗村,今年50岁的杨十一主动拉开了话匣子。

当天,一个农家院里的小桌上,“平顶山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鲁山县第五批拔尖人才”等荣誉证书摆了一大摞,其中一张“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的荣誉证书格外引人注目。

在农村地区,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谋生,但杨十一却没有随大流。“外出打工吃的是青春饭,年纪大了以后还要回到农村生活,我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思考如何‘土里刨金’增加收入了。”杨十一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十一自费订阅了《半月谈》、《河南科技报》等报刊杂志,农忙之余就翻阅学习。1987年夏,当杨十一看到报纸上介绍郑州有家专门培训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学校时,突然眼前一亮,就东挪西借凑了500元,前去参加了为期半年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速成班。回到家后,杨十一在自己的院子经过历时一年的多次尝试,终于成功地种出了黄背木耳,从此坚定了他从事食用菌种植的信心和决心。

1989年,杨十一开始规模种植3000袋黄背木耳,当年收入4000元,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消息传开后,全县各乡镇的群众陆续来到杨十一家里学习取经,黄背木耳也在全县蓬勃发展起来。

1992年,杨十一又到浙江庆阳考察香菇种植,次年他开始引进香菇种植,成为鲁山县香菇种植的带头人。“当时人们都不知道香菇是啥东西,我在县城吆喝了半天才卖出去不到20斤(鲜香菇)。”杨十一笑着回忆说。

近年来,杨十一又成功引种了赤松茸和羊肚菌。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杨十一被有关部门聘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巡回鲁山一些乡镇指导群众通过种植食用菌摆脱贫困面貌。

杨十一除了自己种植食用菌外,还在家门口不远处的山坡上,建了一个面积达20多亩的食用菌制种厂,专门培养香菇、赤松茸和羊肚菌的菌种,同时流水线制作菌棒。

目前,杨十一制作的菌种和菌棒不但供应鲁山县菌农,附近叶县、宝丰甚至漯河的种植大户也前来选购。制种厂安置了20多名留守妇女和其他闲散弱劳动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一年下来发放工资20多万元。(蔡长伟 乔新强)

编辑:王晓颖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