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郑州召开

2021年12月06日16:39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12月4至5日,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历史文化名城郑州隆重召开。这次盛会由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文物局和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协办,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荣誉主席高星,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现任主席王幼平,中国考古学会旧时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谢飞、秘书长王社江;原河南省委常委、原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中共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原副社长齐岸青,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河南中心主任 郭久辉,新华社河南分社高级记者 桂娟;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阎铁成,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郑州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郭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张松林、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彭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学术人员李永强、王晓敏等作为嘉宾出席了主会场会议。来自日本Hiroyuki Sato教授;韩国Seonbok Yi教授;俄罗斯Evgeny Rybin博士;德国的Nicholas Conard教授;以色列、德国、亚美尼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105位学者和部分考古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媒体的朋友出席了本次会议,40位学者将在4—5号作学术报告。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本应于2020年举办的本届学术会议延期到今年举办,主要采取网络线上的方式举办,中国考古学会及旧石器专委会的负责人和特邀嘉宾得以到主会场主持会议,共襄盛事。

  12月4日上午,简短而庄重的大会开幕式在黄河饭店举行。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副书记郭磊主持仪式,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的领导依次致辞,对郑州地区近年来旧石器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对我国和亚洲各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对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活跃的学术活动和在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中所起到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表示赞赏,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后,高星和王幼平做了大会主题报告。高星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学者在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和靓丽成果,指出中国和东亚的相关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使人们意识到现代人群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改写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片面、偏颇的认知。王幼平则介绍了郑州地区发现的丰富多彩、学术价值重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并以此为实例,强化了中国-东亚古人类连续演化、现代人群传承自本土古人群的论述。

  在其后两天的学术会议中,学者们会陆续报告各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新进展。展示与讨论围绕如下几个主要议题展开:1)地区性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与文化序列构建。在此方面,来自郑州的报告成为大会的亮点;2)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与技术特点、行为方式及其多样性;3)古人群面对的气候环境和适应生存方式;4)新技术、新方法在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经过两天的报告和提问、答疑,学者们进行了深度的学术交流和热烈讨论,在多项议题上交流了信息,深化了认识,奠定了未来合作和深入研究的基础。

  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简称APA)于2007年底成立,中国的高星、俄罗斯的杰列安科(Derevianko)、韩国的李隆助(Yung-jo LEE)和日本的小野昭(Akira Ono)是共同倡议者,中国、俄罗斯、韩国和日本是发起国,从该四国各产生三位执行委员组成APA执委会,行使决策权,任期两年,每届从执委会中选出一人担任主席。该学会成立之初名为“东亚旧石器考古联合会”,后来更名为“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以期更具有包容性和响力,扩大、增强组织架构和凝聚力。目前蒙古、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以色列等国已有意向加盟。在该联合会成立的初期,每年在四国轮流举办学术年会,后来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该组织是目前国际史前考古学界最活跃的学术机构之一,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在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下延续了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持续开展地区性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传统,彰显了中国在防范新冠疫情、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学术活动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就,提升了我国学术界在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也向国际学术界和媒体宣传、推介了郑州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推动亚洲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合作和交流迈上了新的台阶。

编辑:张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