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能抢夺3000万年轻人的青睐吗? | 立方观察

2021年12月15日09:41

来源:大河财立方

  □丘眉

  12月13日,“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话题冲上热搜。

  据央视财经报道,如今,很多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抢一空。

  这些学生,都是技能人才,他们将在各大企业的车间里开始迈入社会生活。近年来,工厂似乎被年轻人抛弃。而以上热搜,是否表明工厂重新被年轻人青睐?

  未毕业就被抢空,确定的是,相关技能人才供给远少于需求。

  10月28日,人社部新闻发布会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情况快于时序进度,1-9月达到104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疫情前水平,三季度均值为5.0%,比2019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我国仍然需要在全方位就业服务持续发力发布。但是,另一端,亦同时存在招聘远大于需求的岗位。同步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其中“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占比最高,共有40个。

  相关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包含了我国大部分的技能人才。长期以来,国人大多不偏爱与培养技能人才相关的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偏低。在大多数人传统观念中,普高还是职高,意味着孩子未来人生的两种走向。

  因此,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当技工的现象。从主观因素看,主要是人们对技能类职业存在“刻板印象”,认为是“苦、脏、累”的代名词。从客观因素看,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尚未根本改变,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还不够。

  更进一步看,大多数年轻人将工厂的工作看作是流水线上“螺丝钉”般的工作,日复一日,职业的天花板很低,更不要谈仰望星空。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这一热搜显示,一些刻板的、陈旧的观念已然发生改变。

  被抢的学生,对应的是更高的专业含金量,以及更高的收入。这并非是个例。

  日前,上海市人社局发布数据,2020年上海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为13.55万元,比全市平均工资高1万多元。其中,高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达17.07万元,比全市平均工资高4.66万元,技能人才涨薪成为现实。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新职业和新业态不断催生,新技能岗位专业含金量越来越高,职业荣誉感越来越强,工作环境也明显改善。技能成才、技能增收都得到了更多认同。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技能中国行动”。人社部立足当前现状,结合技能人才特点、发展趋势、工作实际等进行综合分析测算,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规划目标,将多措并举,引导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其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被置于行动之首。研究制定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构建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

  日前,国务院学位办印发《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按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这是从制度体系上、从根本上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破技能人才的职业天花板,打开车间的“天窗”,让生产制造的工厂也成为“仰望天空”的热土。

  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表明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非常稳固。

  不过,“大而不强”一直是我国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基础问题。这有待补短板锻长板,加强基础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这也意味着,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近3000万人的人才需求缺口如何解决?这是一道必答题。​​​​

编辑:Wei Wei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