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90后博导”,还是多从学术角度
【新闻随笔】
这两天,“华中科技大学有位90后高颜值博导”的报道火了,当事人是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玥。
报道中提到,她自本科以来即开始发表学术成果,2018年晋升为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2019年成为博导。5年来,胡玥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1篇。报道中同时还提到,因为“青春活泼的面孔”,她经常被误认成“师姐”。
这一报道随后在网络上引发了争议。胡玥的一些宣传报道被逐字逐句地扫描,包括高考成绩、学术成果含金量、5年60篇SCI的超高产量,都被一一质疑,人们甚至对她的家庭背景也开始猜测,怀疑她有“高人指点”。
客观来讲,5年发表60篇SCI论文,确实非常突出,但这一定构成问题吗?当然不是。学术成果,从来只看真假,不看数量。大众以“数量反常”来质疑学者,也只能做外围猜想与诛心之论,未必是学术范畴的。
学术界当然会有天才,不必对那些超群之人动辄惊诧万分。如果只用“应当如此”来框束学者,那么学术界恐怕也会乏味。如果出现那些闪耀的学术明星,当然应给他们充分的空间,他们令人惊讶的成绩,也应当被正常看待。
也该强调的是,学者的学术生命是很漫长的,尤其是随着学术信息大量上网,一位学者被审视的跨度与广度也拓展了。因此,关于胡玥的科研成绩是否过硬,不妨交由学术共同体的专业判断,如果有问题,照章处理便是。舆论应当尊重专业的门槛,学术同行评议自然也会起到优胜劣汰的筛选作用,这种来自学术和专业的“挑剔”将会伴随一位学者的终身。
一位来自专业领域的学者,却在大众视野里被百般审视,这种事件本身也值得思考。事实上,这位学者进入舆论视野,是通过将学术话语“降维”成通俗话语,进而到了可以被普通读者“评头论足”的层次。
比如在宣传中,突出的是她的年轻貌美、前途无量,是她著作等身、论文高产,至于专业的学术评价,则语焉不详,读者很难理解论文的价值所在。那么就出现了悖论的一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等被学术界诟病的问题,在对学者的宣传里反而又被拿了出来,而与学术完全无关的外貌也被重点强调。原因无他,只是这样易被大众理解,也容易有话题、有流量。
正因为如此,这些学者免不了被大众用一种“外行视角”来审视。这种评判很多时候未必是专业的,对一位学者的科研认定也无关紧要,但是却可能衍生种种意外的争议,给当事人造成压力,也干扰专业的学术评价。
近些年不少高校几乎批量推出了一批年轻、外貌气质佳的学术新星,学术崇拜、年轻崇拜、颜值崇拜混杂在一起。而每当这些人物出现,几乎都免不了在舆论场引来一波刷屏。有人羡慕不已,也有人倍感同辈焦虑,当然也有人去挖他们的学术底色,试图给他们祛魅。
学术圈内人的破圈之举,当然是有益的,有助于丰富大众对科研的认知。但也应当明白,学术终究是有门槛的,殿堂里的探索未必就适合摆到厅堂里的案板上,学术最关键的评价,一定来自学术圈本身,来自学术同仁的认可。
学术自有坐标系,进入其他维度就很容易产生视觉变形。社会究竟该用怎样的视角介绍与理解学术圈中人,这些事件足以提供一些思考。
(作者:王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