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暖镜头|有一抹红,点燃郑州热度

2022年01月13日13:19

来源:顶端新闻·大河健康报

  顶端新闻·大河健康报记者 王嘉译 梁露露 孟蕾

  六小时检测千万人的高效令人惊叹,在这背后,是郑州5081支志愿服务队伍的无私奉献,是28.8万名志愿者的挺身而出和默默付出。

  他们身着红马甲,对接6000余个核酸检测采样点、140余个采取管控措施的社区,协助扫码登记、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帮助特殊人群、搬运抗疫物资……累计提供疫情防控志愿服务202.798万小时,严防死守家门口的第一道防线。

  逆行而上,冲锋向前,疫情下的绿城,处处闪耀着最美的“志愿红”。

  直击:他的一天,从早上五点钟开始

  人物名片——

  姓名:刘春伟

  年龄:36岁

  身份:如意东路社区团支部书记

  声音:“一想到能为这座城市做点儿什么,一切都值得”

  如意东路社区团支部书记刘春伟的一天是从早上五点钟开始的。

  5:00——6:30起床洗漱完毕,为一家人准备早餐;

  7:00抵达社区,开启一天的工作;

  7:00——7:30准备核酸检测现场需要的物资:试管、采集器、一米线、警戒线、消毒用品、医护人员早餐等;

  7:40——8:00抵达浅水湾院内核酸检测点,布置现场;

  8:00——8:30医护人员陆续抵达,安排就餐;

  8:30——9:00市民开始排队,安抚市民情绪;

  9:00——15:00核酸检测进行中:扫码登记、维护现场秩序、指导老人填写个人信息、为特殊人群(孕产妇、居家隔离人员、腿脚不便的老人等)提供上门检测服务。

  六小时的核酸检测结束了,送走医护人员后,刘春伟立刻投入到第二天的准备工作中去。除此之外,他还要为辖区内隔离在家的8户居民购药送药、照顾宠物、采购生活物资、进行体温测量登记等。

  “有时夜里两三点接到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转运通知,我们会跟车前往隔离酒店,办理移交、签收手续,一晚上就这样过去了,然后第二天继续开工。因为我们是老小区没有电梯,爬上爬下最多的一天手机显示走了3万多步,荣登朋友圈榜首!”刘春伟笑着说。

  提到家人,刘春伟沉默片刻。再次开口,难掩哽咽,一向坚强乐观的他抹起了眼泪:晚上八九点下班回家,还要照顾因骨折卧病在床的爱人和年仅9岁的女儿。

  “不管忙到多晚回家,爱人和孩子从来没有任何的抱怨,但于我而言,内心总觉得亏欠她们太多。她们是我的软肋,不能提……”刘春伟眼圈红了。

  早上出门女儿还在睡,晚上回来她又进入了梦乡,实在想念爸爸,女儿就跟妈妈说:“今天不管多晚,我也要等爸爸回来再睡!”

  执着:他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着纸笔本

  人物名片——

  姓名:闫刘彬

  身份:淮河路街道淮北街社区委员

  年龄:30岁

  声音:“就是这些朴实的话语为我接下来的战斗增添了无限的动力”

  “您好!淮河路街道淮北街社区,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铃声响起,社区委员闫刘彬熟稔地说出这句话。

  自1月4日郑州出现疫情,该社区的24小时疫情咨询电话铃声便此起彼伏。过去几天时间里,他回答最多的问题,都与疫情有关。

  “俺孩儿从省外回来,现在能不能进小区?”“我前几天去了有确诊病例的超市,算不算密接?”“俺家被贴封条了,俺到底啥时候才能解封?”“我接到流调电话了,会不会被拉走隔离?”

  疫情期间,这是一条连接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专线,一端是群众的急难愁盼,一端是对各种问题的快速回应。

  从清晨到凌晨,打进来的电话内容林林总总,有心平气和的咨询、有言辞激烈的投诉……无论电话那头传递的是什么情绪,他都耐心做好安抚解释。

  “您别着急,今天我会带医护人员上门给您做核酸检测。”“阿姨,您情绪别激动,再把问题重新说一遍。”

  耐心的倾听、细致的劝说、专业的解答,每天近百通电话中,闫刘彬从疫情咨询解答到不良情绪疏导,从了解核酸检测情况到各种消息通知,给予身处疫情漩涡中的群众强大的心理支持。

  趁电话挂断的空隙,他不仅要做好来电咨询登记,同时还要了解与疫情相关的最新政策文件、掌握社区统计的最新人员资料。

  一台座机电话分机、一部手机、一个笔记本、一支笔是他每天的标配,为了确保不漏掉一个群众来电,上厕所也随身携带。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战场。

  这几天,闫刘彬工作最长的一次是三十多个小时连轴转。

  “说实话,有时我也会崩溃。但我觉得哭一会儿发泄完我就能继续工作,也没啥丢不丢脸的。”他回答。

  “疫情期间你也做好防护”“你们还在坚守岗位啊”。闫刘彬说,“就是这些朴实的话语为我接下来的战斗增添了无限的动力。”

  安心:她全程陪同,当好陌生孕妇的“娘家人

  人物名片——

  姓名:杨景红

  年龄:49岁

  身份:陇海社区副主任

  声音:“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最后一百米’由我来负责”

  “接到我要外出产检的求助后,社区响应速度非常快,一点儿时间没耽误,工作人员也一直陪着我,像我的‘娘家人’一样。”住在郑州市封控区内的孕妇刘女士感激地说。

  1月10日,刘女士怀孕38周身体不适需要外出产检,因家中尚有老人和孩子,其爱人无法一同前往,便向所在的陇海社区发出求助。

  陇海社区相关负责人得知这一消息,第一时间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巡诊,给予医疗方面的指导。随后开通“绿色通道”,立即派还在核酸检测点执勤的副主任杨景红全程陪同,确保孕妇及时就医。

  因情况紧急,杨景红自掏腰包为刘女士办理住院手续,让她无后顾之忧。

  杨景红负责的辖区是封控区,不进不出。因此,安抚情绪、做好社区居民的生活保障是重中之重。

  杨景红及其团队成员将附近药店、医院、超市等场所的电话、微信二维码张贴在小区各处,方便居民采购生活必需品;小区内还设置隔离区、物品接收区、居民等待区、缓冲区等区域,避免人员聚集扎堆……

  到了即将退休的年纪,为了退岗不褪色,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杨景红打算退休后继续做志愿者。

  奉献:他发挥余热,甘当连心桥、便民桥、暖心桥

  人物名片——

  姓名:周三镇

  年龄:67岁

  身份:大桥社区“党群连心桥志愿服务队”队长

  声音:“工作上退休了,但党员的党性永不褪色”

  1月11日早上6时,天刚蒙蒙亮,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大桥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赵建国用冷水洗了把脸。连续一周没有回家,吃住在办公室,让赵建国的脸看起来有点疲惫。

  但他没在意这些细节,匆匆赶到社区居民楼下。

  两个小时内,他要和医护人员一起,为二十多户居家隔离和出行不便的居民完成入户检测。

  早上8时,赵建国赶到了社区内的核酸检测点位,一群“小红”正紧锣密鼓地布置着核酸检测点,原来是金水区人防办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党员“双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一大早就来社区帮忙了。一轮轮核酸检测下来,大家早已配合默契。

  不一会儿,四张检测台都已搭建完毕,配套的医疗物资也基本到位,大桥社区“党群连心桥志愿服务队”队长周三镇骑着他的老年三轮车运送着一箱未拆封的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到达点位。

  “周叔,你今天怎么又这么早来啊?”赵建国和同事们赶紧把周三镇车上的医疗物资卸下来。周三镇摆摆手没说话,手机滴滴地响了起来,“好好好,李奶奶,您别着急,我马上到。”周三镇接了电话,又急匆匆地骑上三轮车走了。上午9时,核酸采样工作正式开始,周三镇骑着他的三轮车把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个个运送到核酸采样点,再把他们都送到各自家楼下。

  作为一名67岁的退休职工,社区的这些事情其实不需要他亲力亲为,但他总说,“助人为乐,我是一名老党员,虽然工作上退休了,但党员的党性不能褪色。做这些是举手之劳,能让大家少走两步路,不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嘛。”

  周三镇觉得自己做的这些都不足挂齿,他向记者展示他手机里“党群连心桥志愿服务队”的群聊。

  “你看看我们志愿服务队,现在有八十多个人,有退休职工,也有大学生志愿者,大家都是一呼百应,有事儿一招呼,都来帮忙了。”周三镇在个人微信的签名栏里写道,“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

  临近中午,周三镇又骑着他的电动三轮车为医护人员和其他志愿者送饭。记者注意到,在搬运物资时,周三镇的腰似乎直不起来。社区工作人员陈默告诉记者:“周叔腰不好,天气又冷,我们都很心疼他,劝过他多在家休息,这些事有年轻人来干就行,可他根本不听劝,今天早上七点多就来社区帮忙了。骑着他的三轮车,又是送物资,又是送饭,社区其他老人需要帮助,给他打个电话他就赶紧去了。”

周三镇所在社区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合照

  自退休以来,周三镇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热心帮助社区居民,疫情期间主动请缨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为隔离人员送生活用品,清理生活垃圾。除此之外他还骑着他的电动三轮车为各个检测点送物品,他的三轮车也被周围居民亲切地叫作“雷锋车”。

  有人问他退休后还这样舍己为人、公而忘私图个啥?

  他说:“我作为中铁大桥局一处的职工,一辈子都在参与建桥,退休后也要当好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便民桥和乐于助人的暖心桥。”

  感动:他以办公室为家,已连续五天没见女儿

  人物名片——

  姓名:张文斌

  年龄:37岁

  身份:河南顺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大街项目负责人

  声音:“我作为负责人,当然要担负起这个责任”1月11日,早上7时30分,河南顺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大街物业项目负责人张文斌已经带领客服、工程等18位同事全部投入到核酸采样的志愿服务中。搬物资、设一米线、现场消杀……张文斌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早上买了两个包子当早餐,直到中午包子凉了,张文斌还没顾得上吃一口。

  这已经是他在办公室住的第五天了。疫情防控期间,尽管距离家里只有半小时路程,张文斌还是选择坚守岗位,他担心业主们会有紧急需求,手机24小时开机,晚上就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按照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在金水区等9个城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张文斌所在的顺驰第一大街横跨九如路、天泽街、天赋路三条市政路,管业面积40万平方米,设立了两个核酸检测点位,为园区内的四五千位业主提供核酸采样服务。

  下午1时,张文斌在业主群里看到一位业主求助:“我刚生了宝宝在坐月子,不方便下楼排队做核酸,能不能想想办法?”张文斌和医护人员商量后,立即为这位新手妈妈入户检测,上门采样,还帮她丢掉放在门口的生活垃圾。

  张文斌所在的社区有17户居民居家隔离,需要有人穿着防护服为他们送药、送去生活必需品、清理生活垃圾等。每次遇到这种工作,张文斌总是冲在第一线。“接触居家隔离的居民可能有感染的风险,大家心里都多少有点害怕,我作为负责人,当然要担负起这个责任。”

  下午4时,张文斌和同事们回收好防疫物资,把核酸检测现场打扫干净,完成消杀工作后,他终于松了口气,和家里通了视频电话。

  “爸爸,你今天又‘打’病毒了吗?”张文斌五岁的女儿用稚嫩的童声一本正经地嘱咐道:“那你可要戴好口罩,多消毒,早点打败病毒回来陪我。”

  温暖:他最为感慨,物业人员和业主的“双向奔赴”

  人物名片——

  姓名:小鹏

  (谦虚的年轻人)

  身份:永威翰林居物业工作人员

  年龄:29岁

  声音:“我很开心、也很骄傲,能在此刻贡献出一份小小力量”“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时刻,感谢物业的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对我们的帮助,给他们点赞!”

  1月9日,一封写满两页纸、字里行间充满着感激之情的信送到了永威翰林居物业工作人员小鹏的手中。在这封感谢信的背后,藏着物业工作人员的坚守和温情。

  零下6摄氏度的清晨,天色渐亮,小鹏已在核酸检测现场开启新一天的工作。从郑州市启动第一轮重点人员核酸检测起,小鹏已在小区的检测现场奋战数日。

  “核酸检测一个也不能少。”小鹏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社区有十几位高龄空巢老人,下楼排队和扫码对老人们来说,犹如拦路猛虎。核酸检测现场,小鹏和同事们除了维护现场秩序,还需抽出时间帮老人们进行核酸检测。

  其中,有一对空巢老人,老太太因腿脚不便,常年卧床在家,全家大小事儿都落在老伴儿陈大爷身上。收到全员核酸检测的消息后,在昏暗的楼道内,两位白发老人一前一后缓慢前移。

  小鹏与同事撞见这一幕,立刻上前帮忙。抬轮椅、扶老人、登记信息、带他们走绿色通道……仅用几分钟时间,两位老人便完成检测。

  “你们可真是帮上大忙了,要不是你们帮忙,俺老两口都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做上!”老人几句朴实的话语,让小鹏心中充满自豪感。当天下午,他和同事又收到了老人的感谢信。

  每天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中,汗水一遍遍打湿衣物、手指冻得僵硬无法打弯、脸也没了知觉,从岗位上下来的小鹏双腿酸麻,脚也生出血泡。可每当他想到信中内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哪有什么盖世英雄?都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我很开心,也很骄傲,能在此刻贡献出一份小小力量。”小鹏笑着说。

  写在结尾

  号角已经吹响,战斗还在继续,疫情之下,郑州不仅迅速反应,而且沉着平稳。

金水区人防办党员志愿者帮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进行核酸检测

  当我们一次次感叹排队时间缩短,检测效率提高的时候,不要忘记24小时在岗、时刻待命,确保能及时应对辖区内的各种突发情况,不负居民托付的那“一抹红”。

  他们如毛细血管般遍布郑州的大小角落,燃起整座城市的热度。

  让我们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戾气,理解、支持默默守护这座城的他们的每一份用心工作,将信心和力量凝聚,将这份热度和希望传递。


编辑:王紫仪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