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此轮疫情已有18人感染,冷链传播为何如此难防?

2022年01月22日15:43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1月21日下午,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市由进口冷链物品引发的聚集性疫情已致18人感染,其中确诊病例13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这是继2020年“新发地疫情”之后,北京第二起由冷链传播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北京市已迅速开展涉疫冷链货物全链条排查,追查货物来源和流向,及时封存,防止病毒继发传播。对冷链行业从业人员及共同居住者全面排查,不漏一人。加强冷链货物市场监管,加密冷链行业采样检测频次。严禁进口冷链货物与国内货物混装、混运、混存。对商场、农贸市场等冷链末端加强筛查,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国内已发生多起冷链引发的聚集性疫情

  2021年11月3日,辽宁省大连市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此次疫情蔓延至庄河市大学城,导致多名师生感染。2021年12月2日,辽宁省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通报了此次疫情的调查结果:“这是一起因冷链企业违法犯罪、隐瞒真相,相关机构营私舞弊、敷衍塞责,监管人员严重失职失责,由污染的进口冷链食品输入感染大连科强食品有限公司首站定点冷库员工,进而传入社会引发的重大疫情扩散事件。”

  这已是辽宁省大连市第三次起由冷链输入引发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2020年7月,该市暴发疫情,疑似起源于某海鲜公司的加工车间。同年12月,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疫情最初的感染者,也是进口冷链食品搬卸工。

  除辽宁省大连市,我国其他地区也发生过由冷链输入引发的聚集性疫情。2020年6月11日,北京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通过流行病学分析,追踪到其感染源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有关。据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分析结果,怀疑冷链可能是新型的病毒传播载体。

  2020年9月24日,山东省青岛港两名工人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二人除了均搬运过同一批进口冷冻鳕鱼外,未发现其他可疑暴露史,该批冷冻鳕鱼外包装样本检出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与两名工人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此外,我国还多次在进口冷链物品上发现新冠病毒,但并未引发疫情。2020年7月3日,辽宁省大连市海关从装载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的一个样本中、以及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的3个外包装样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020年8月11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对进口冷链食品排查检测,发现1份从巴西进口的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2021年8月25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从进口自印度尼西亚两批次冻带鱼的7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1批次冻鮸鱼的3个产品本体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1批次冻黄姑鱼的1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021年12月21日,海关总署再次发布消息,从进口自越南1批次冻巴沙鱼柳的1个外包装样本和1批次冻鱿鱼干的1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冷链传播病毒具有隐匿性

  据了解,我国约95%的国际贸易货运量通过海运完成。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第三版)》。同时,交通运输部还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安排,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专项督查,深入查找冷链食品运输环节隐患,并督促及时整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我国一直在严格执行落实“外放输入 内防反弹”的方针。

  然而,由冷链传播引入的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多次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防控进口冷链传播疫情存在客观困难。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分析指出,病毒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环境下并不会被冻死,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如果把病毒放到-180℃的环境,比如液氮里,它可能存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冷链造就的低温环境,为病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存活空间。冷链的温度不同,病毒存活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在-20℃的环境中,病毒可以存活数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病毒也可存活好几周。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专家团队曾对2020年9月24日青岛发生的疫情进行了充分的溯源工作,在国内外首次从冷冻鳕鱼上分离出了新冠活病毒,并对这批冷冻鳕鱼的装载运输过程进行了复盘。这批鳕鱼是由境外的捕捞船90余名船员在海上作业捕捞,然后直接在船上加工,并冷冻到船上-20℃的冷库中。2020年9月3日,捕捞船船员将这批冷冻鳕鱼搬运到运输船的冷库(-20℃)中,同年9月18日抵达青岛港。运输船的23名船员抵达青岛港前后进行过4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捕捞船船员未进行核酸检测。

  运输船在中国口岸卸货的过程中,青岛港的搬运工人均穿着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同时,距离运输船船员至少10米远。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港的搬运工人中有3人在搬运过程中吸了烟,其中两人就是后来被检测出的感染者。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冷链传播具有隐匿性,一起疫情暴发后,第一个被发现的病例称为“指示病例”,往往并不是最早的感染者。最早的感染者被称为“0号病例”,通常为无症状感染者,仅有些轻微症状,若“0号病例”没有去医疗机构就诊,监测系统将难以捕捉到他。

  目前,国外的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重,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加大。

  今年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我国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春运即将开始,人员流动和聚集大幅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米锋指出,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加快筛查、流调、隔离,尽早发现和管控风险人员,尽快阻断传播途径;推进落实区域协查,严防疫情外溢扩散。要千方百计用心、用情保障群众的物资供应和基本就医需求,确保群众的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未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毫不放松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要求,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加强风险排查,分类、精准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疫措施,严防疫情发生。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