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河南的奥运选手周潇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本报北京讯(记者 黄晖)2月14日是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决出5枚金牌中的最后一块——男子团体大跳台金牌。此前并未出现在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名单中的河南选手周潇洋,令人惊喜地以递补登场的方式出现在冬奥会赛场上。
在当晚7点开始的比赛中,11支参赛队伍的44名选手轮番出场,周潇洋是中国选手中最后出场的一位。由于各队都把实力最强的选手排在最后一组出场,所以和周潇洋“同组竞技”的,包括跳台滑雪男子个人标准台冠军日本名将小林陵侑、大跳台冠军挪威名将林德维克在内的诸多顶尖高手。最终,周潇洋跳出86米,得到34.5分,而中国队四名选手第一轮总得分115分,排名第11位,遗憾地未能跻身前八名,进入决赛轮。
出生于2002年的周潇洋,是目前跳台滑雪项目国内最优秀的男运动员之一。2018年9月,周潇洋通过省体育局主导、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组织实施的跨界跨项选材入选国家集训队,从事跳台滑雪专项训练3年。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先期进行的项目中,周潇洋获得两枚银牌。2021年9月,周潇洋曾在大跳台训练中跳出145米的国内最好成绩。目前,他的标准台项目成绩稳定在95米左右,大跳台项目成绩稳定在125米以上,在国家队里名列前茅。他也因此得以递补进入中国队男子团体大跳台项目的最终参赛阵容,踏上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
北京冬奥会之前,中国选手只参加过两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2006年都灵冬奥会,男队参加了个人标准台、大跳台和团体大跳台。2018年平昌冬奥会,常馨月作为中国该项目首位女运动员亮相,并成为首位闯入冬奥会跳台滑雪决赛的中国选手,她最终获得女子个人标准台第20名。
据了解,进入北京冬奥会周期,中国跳台滑雪队克服诸多困难,用最短时间完成组队、参赛、争取奥运资格的任务。另一方面,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也建成了世界上体量最大、训练功能最完备的跳台滑雪风洞实验室,能够模拟多种训练场景。高科技手段的加持,让中国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成绩得以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