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乡村振兴指导员”

2022年04月06日08:14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刘亚鑫通讯员段静宇

  4月1日,看着村里主干道上新划的行道线、道路两旁整齐种着的红叶李,卫辉市安都乡施平村的“乡村振兴指导员”龚国梁心里很暖。

  为破解人才短缺难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安都乡选派素质过硬的乡党员干部下村兼任“乡村振兴指导员”。

  “要发展,还是得靠拉一把。”施平村党支部书记孙长中感慨,“党员干部老龄化严重,一开党员会,年纪大的还得我们去家里请。”

  龚国梁今年30岁,是安都乡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在脱贫攻坚中积累了乡村一线工作经验的他,也想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再创佳绩。

  3月15日,安都乡“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正式实施。龚国梁与其他19名在乡里工作的党员干部获得了“乡村振兴指导员”的新身份,当天他就来到施平村,和孙长中一起走家入户了解情况。

  摸清情况后,龚国梁琢磨:“施平村缺的是规划、人才,得先把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整好。”龚国梁迅速加入村里人居环境整治队伍当中。一周时间,道路变得整洁、新树苗也栽下了……

  “我虽是‘外援’,但村民不拿我当外人。”李静是口头村的“乡村振兴指导员”,今年28岁,选拔报名时,她主动认领了口头村。李静告诉记者,口头村将利用区位优势与荒山荒坡筹划“爱情主题广场”,她已经积极参与其中。

  目前,安都乡32个村已有20个村配备了“乡村振兴指导员”。“这20个村是乡里的‘中等生’,稳定但缺乏特色,最适合配备‘指导员’,其余村子的乡村振兴工作由班子成员直接负责。”安都乡党委书记袁慧勇解释,“对于他们的考核也要动真格,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评制度,给‘指导员’精准定责,让他们明白‘干什么’、知道‘怎么干’。”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