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理论传播必须面向青年、抓住广大青年,以思想含量赢得传播流量,以思想理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把握当代青年人的文化生态特质,做与时和势相匹配的理论传播。近年来,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而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不仅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在发展规模、传播功能等方面后来居上,直接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在19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Z世代”,其信息获取、社交娱乐、社会认知及价值观构建等均高度依赖于互联网。网络和移动端成为年轻人获取资讯和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由此衍生出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数字新青年”的诸多特质,最鲜明的是圈层化。从网络受众的角度看,“圈层”指人们信息的接受、文娱产品的选择以及社交,在某一相对固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青年文化圈层化,主要表现在根据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共同取向与惯习,用户被划定为若干个群组;在这些具有独特自我标识的信息圈层里,完成对信息、知识、理论观点的获取,并由此形成对特定信源的偏好和依赖。特定文化圈层和交流群组一经形成,小众化、粉丝化甚至碎片化的传播形态就越来越日常。一方面,年轻人对“独特性”“个性化”的追求加固了圈层的壁垒,另一方面,各种移动端应用借助所谓“算法”精准推送,又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因为圈层化的作用而造成传播学上的“信息茧房”效应,这使得圈层内部与文化整体相隔膜,缺乏对社会整体的理解和认知,大众化理论传播于是遭遇到了接受障碍。这正是目前面向青年人的理论传播必须破解的最大现实难题。
数字化时代,青年文化的圈层化是社会发展必然现象,我们要正视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更好地传播主流思想理论。人在哪里,重点就应该在哪里。理论传播应该捕捉到这一敏锐的时代特征,构建对口青年人、富有亲和力的话语体系,积极运用“理论与舆论”共振力、“内容与形式”辩证法,增强理论传播的表现力、表达力,以时代性、交互性的传播态势实现“破壁出圈”,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实现理论传播的覆盖面与到达率。
理论表达效果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传播技术的演进,在于传播过程中不是第二性的,而是第一性的,内容的生产方式应当适应传播的新业态。互联网引起的传播方式的巨变,传统的理论文章嫁接到互联网上,必须转换话语系统,加入视觉化、可感知的传播方式,这对于理论传播本身也是一个挑战。理论或许是灰色的、抽象的、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在传播中就更需要和用户的日常生活、青年人集中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要化理论为故事,用故事来讲理论,做好理论的生活化、接地气,融入青年生活圈、介入青年精神圈里进行观点传播。当前,基于漫画、动画、游戏等虚拟世界所形成的二次元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对此,理论传播要接纳“二次元”要素,走进虚拟空间,思青年之所想,解青年之所惑,借青年之所爱通过抖音、短视频等可视化方式,让理论传播形式轻盈灵动,实现严肃与活泼兼具的思想升华。把“有意义”的理论表达得更“有意思”,让正能量更强劲、引导力更丰沛。
理论传授链条既“众筹化”又“交互化”。当代青年文化看似原子化生存,实质青年文化交流更讲平等、更讲互动。而网络传播本身也是一个注重平等传播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理论媒体已经意识到,理论传播必须转变姿态,决不能只是让用户被动地接受。面向青年的理论传播要注重自愿原则,让人们依兴趣而非因为某种利害关系去自发学习。目前,从传播接受的角度来看,理论传播出现两个新的趋势,一是随着文化消费的增加,理论内容对于大多数青年来讲也成为了消费的对象,二是年轻人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开始对理论内容的生产与交流产生了更为主动的参与性。让年轻人讲给同龄人听,让年轻人在学与思中参与理论再传播,也让年轻人个体之间或群组之间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与辩论,这就是最符合青年文化规律和型态的理论“众筹”和理论“交互”。还要实事求是看到,青年自身的理论传播不一定浅,更不等于所谓“鸡汤”,社科知识、研究数据甚至理论概念都能够以社交化传播的方式呈现。以真正的“青年之音色”叙述理论与故事,有部讲述马克思生平和思想的动画片《领风者》已经证明了年轻人自我参与理论传播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情节必须忠于史实,情境却不刻板,正如主创者所言,剧本的思想性高度凝练,动画细节的考据极其严谨,“马克思与恩格斯这对革命巨人的伟大友谊,二人主要通过信件交流,如何能让两个人说起话来?创作者在动漫中进行了合理的虚构性还原,有声有色、有味有料,赢得了年轻受众与青年马克思的共情。”鲁迅曾说过,“伟大也要有人懂”,“懂”就是最生动最有效的传播。社交媒体时代,青年的群体认同和价值共识容易被主观情感、个人价值观所裹挟。只有在“同质吸引”的影响下,青年群体才能更多地以兴趣、情感、文化等“趣缘”为纽带聚在一起,在理论众筹与交互中获得价值的认同、精神的满足与思想的慰藉。
理论爆款产品既“可遇”又“可求”。媒体界有一种较为流行的消极观点,认为现象级产品大都可遇不可求。实则每一爆款产品的产生皆非偶然,自有其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和产品逻辑。理论只有讲得彻底、讲得通俗,才能说服人。理论如果要实现最广泛的传播,必须尽可能地突出“适用”“管用”:一方面在文章编辑和视觉设计中要适应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主题聚焦上注重小切口、注入小确幸、引入小看点,让年轻人像追剧一样“追理论”。让更多理论产品拥抱青年人、走进青年人、点燃青年人,当务之急是要培育一批受年轻人拥趸的理论“网红”、理论“大V”。善于借力一些名人、专家的博客和微信圈,在现有的“粉丝”存量上增加更多爱理论、学理论的“粉丝”。包括高校马院教师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理论传播的意见领袖之角色,敏于抓住网络环境中的热点、难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读、分析热点事件,巧妙引领舆论,解答青年人关切的社会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关注时代叙事,在日常叙事中体现意识形态,与娴熟运用新技术手段的媒体工作者一道,做更优更好的学理、道理、哲理融为一体的思想供给品,带动圈层中的“后浪”们接受理论、热爱理论、服膺理论、践行理论,以过硬的理论素养提升工作能力和斗争本领。
作者:李扬(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