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能力 锻作风 优服务 促发展丨信阳 智慧城管守护城市安澜

2022年05月14日08:0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5月12日,走进信阳市城市管理局智慧水务平台指挥中心,只见18条河流,1144.1公里排水管网,65个城市防汛重点部位、1708个视频采集点、20个防汛物资储备仓库,36家成员单位,18支防汛应急突击队……中心城区的雨情水情、管网流量、泵站负荷、路面积水等实时数据,以及物资情况、力量调用、应对预案、决策参考等情况,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稳坐中军帐,指挥八方兵。通过无线语音对讲系统,防汛指挥长可以与任何层级、任一点位的防汛指挥和应急突击力量通话,掌握态势、快速响应,协调各方、科学应对。

  “可测、可感、可视,可记录、可回看、可复盘,这套智慧水务平台,与先期建成的数字城管平台无缝对接,兼容运行。”信阳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高光福说,这是全省目前最先进的智慧水务平台。

  数字赋能,平台过硬,源于城市防汛安全弦绷得紧。信阳聚焦打好防汛“主动仗”,下好应急备战“先手棋”,不断健全机制、完善预案、强化演练,综合防汛能力不断提升。

  “在对去年郑州‘7·20’洪水数据加载复盘后,我们发现信阳几乎全城报警。”信阳市城市管理局水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陶大庆坦言,随着城市持续扩容,城市汇水面积越来越大,信阳城区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多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羊山新区新七大道铁路涵洞处,东西两侧正在新建三道截洪沟。信阳市市政管理处副主任徐智正反复叮嘱工程技术人员:“要确保质量,一定要赶在汛期来临之前完工。”

  “羊山新区地势高,若遇到雨大水急,这里行洪压力很大。”徐智表示,按照规划,这里还要新建550多米的暗渠,进一步提升泵站排洪能力。

  高光福表示,信阳正谋划一条从新七大道直通平桥区中山铺内河的暗渠,建好后将彻底结束信阳城区看“海”的尴尬境地。

  近年来,信阳抢抓入选创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和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的机遇,投入专项资金16亿余元,下大力改造城市排涝设施,强化生态修复,着力增强城区调蓄能力,实现了城市河道、湖塘、管网、水库“联排联调”。

  站在铁东社区和谐路新建的跨河人行桥上看去,曾被称为信阳“龙须沟”的五里沟,如今成了城市一景,石砌的河堤,花岗石的护栏,每隔一两百米就建起一座人行桥,原本不到两米宽的河道,如今平均宽度超过10米,行洪能力指数级增加。

  “以前这里只要一下雨,沟里就满了。若雨水稍微大一点,家家都进水。现在好了,今年清明前后,信阳下了几次大暴雨,这河里的水还没没过第二级石阶呢。”正在河边散步的汪大爷,指着河岸的护坡石阶感慨地说。

  “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愿景,夯实城市根基,守护城市安澜,信阳城管人任重而道远。”谈及未来,信阳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程功言坚定地说。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