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陈海峰通讯员夏金明
本报商丘讯“我们不搞大动作,不动‘大手术’,因地制宜、因户制宜、见缝插针、见空插绿,用‘绣花’功夫对村庄进行‘微改造’,一样能实现颜值和品质的大提升。”近日,宁陵县孔集乡刘古堆村党支部书记王昊在全村人居环境推进会上畅谈自己对环境“微改造”的一些做法,博得大家的赞许。于是,“打扫一条路、种好一棵树、整治一个院、捆好一堆柴、建好一厕所、养好一习惯”的环境整治“六个一”做法达成了该村广大村民的共识。
“我包的卫生区是从村文化小广场向南200米,这一段是南北大通道,人人都能看见,环境卫生可不能马虎。”该村公益性岗位王学伟吃过午饭就来到责任区打扫卫生。
“地掘完了,再撒几斤肥料,趁墒赶紧种点菜,自给自足,不跟孩子们要钱买菜。”该村村民王老伯一边忙活着自己的菜园一边唠叨,自己的菜园改造也是刘古堆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一个“微镜头”。
记者了解到,宁陵县孔集乡刘古堆村经常在大喇叭里宣传,要持续养成卫生习惯,严格遵循“门前三包”责任,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因地制宜巧建菜园、花园、果园,建造自己美丽的小家园。
“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自己家里搞好了,发动群众说话才硬气。”该村三组组长老王自觉落实“门前三包”,竹篱笆圈养鸡鸭,清理房前屋后死角,种上绿植蔬菜,采用就地取材的办法,用拆除老屋、牛棚的木板、砖块、瓦砾等“环保”材料,变废为宝,建造“微菜园”的园门、园墙,给自己本组村民树立榜样。
“看着一排排白墙灰瓦、飞檐斗拱的住房和房前屋后风格各异的小菜园、小花园,心里舒坦!”宁陵县孔集乡刘古堆村村民王学清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