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戛纳 华语电影“长片不亮短片亮”

2022年05月30日08: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虽然戛纳电影节的“重中之重”是“长片主竞赛单元”,但是,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在国际三大电影节上的参与度并不高,相比之下,短片的表现却相当不错。

  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第75届戛纳电影节闭幕,中国导演在本届戛纳电影节上的成绩都来自于短片:陈剑莹执导、姚安娜主演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华语片因此连续两年摘得该奖;黄树立执导的短片《当我望向你的时候》获得今年戛纳酷儿棕榈最佳短片;中国导演李家和的《地儿》获得电影基石单元二等奖,本片成本仅5000元;郭容非正在制作的新片《红姐》在第75届戛纳电影节基石单元驻地计划中获奖。

  短片类奖项中

  竞赛单元“含金量”较高

  对于提倡个性化创作的戛纳电影节来说,短片可以参加四个单元的竞赛:短片竞赛、影评人周、导演双周和为学生创作设置的电影基石单元。此外,还可以报名一种门槛极低的展映单元——短片角。

  戛纳短片竞赛单元设立于2011年,是短片类奖项中“含金量”较高的一项,因为它属于戛纳国际电影节中的正式竞赛单元,设置了短片金棕榈奖和短片特别提及奖(评审团特别奖)。从规格上来看,入围这个短片单元作品创作者将享受“高级待遇”,比如,得奖结果将和金棕榈得主一样,在闭幕典礼上揭晓;短片金棕榈和长片金棕榈奖得主同样将获得一座金棕榈奖杯,只不过,短片金棕榈的奖杯是“迷你版”的。

  戛纳短片竞赛单元的作品只有15分钟的体量,与至少90分钟的长片相比,显然给予观众的沉浸式体验不多,因此关注度也受到一定影响。但很多导演表示,长片与短片的区别只是视表达内容而定,并没有高低之分。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的角逐一样是非常激烈的,以今年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为例,该片从来自140个国家的3507部报名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9部短名单,并最终拔得头筹。

  回望中国短片征战戛纳短片竞赛单元的历程,“命中率”还算不低:2014年,黄然执导的抽象艺术短片《对荣耀的管理》入围了第67届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这是自1965年以来中国电影短片首次入围该奖项;2017年,青年导演邱阳凭借《小城二月》在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短片金棕榈奖,这是继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后,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的第二座金棕榈奖;2018年,魏书钧执导的《延边少年》入围了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并获“特别提及奖”;2021年,中国香港导演唐艺执导的短片《天下乌鸦》再次获得了短片金棕榈奖。今年,《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又把短片金棕榈揽入怀中。

  文艺气息浓厚的短片《海边升起一座悬崖》是一个关于成长的寓言,讲述了一名少女在告别自己生长的土地之际,重新去认识故土,并由此开始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戛纳电影节忠实于深沉的电影艺术,也注意引进新生事物和独创性。成熟导演选择参加主竞赛长片单元,而新锐导演则往往将戛纳短片单元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叩门砖。也由此,戛纳电影节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全球电影地图,既能吸引集艺术与反思于一体的精彩长片,又能通过短片单元来挖掘未来电影的宠儿。

  许多知名导演都是由

  戛纳短片单元“出道”

  事实上,许多知名导演都是由戛纳短片单元“出道”的。比如《钢琴课》的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1982年执导了个人首部短片《果皮》获得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由此结缘国际影坛。1989年,简·坎皮恩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甜妹妹》,入围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1993年,她携《钢琴课》拿下了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今年3月,她又凭借大热影片《犬之力》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小金人。

  除此之外,泽维尔·吉亚诺利、努里·比格·锡兰、琳恩·拉姆塞以及卡塔林·米苏雷斯库等名导,也都在戛纳竞赛单元中以短片开始他们的电影生涯并获得关注。

  而国内的90后导演魏书钧凭借戛纳上获奖的短片《延边少年》而给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机会,转战长片。2020年,他拍摄的电影《野马分鬃》入围了第73届戛纳电影节“新长片导演作品”单元,是当年内地唯一入围戛纳的电影;其最新影片《永安镇故事集》则参加了第74届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

  短片是跳板

  期待长片最终获奖

  对于很多年轻导演来说,短片是一个跳板,能助力自己脱颖而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用长片来实现自己的电影之梦。比如,《海边升起一座悬崖》的95后导演陈剑莹就标示正在筹备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作品,如今的她握住了“金棕榈”,会对自己的长片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相比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戛纳电影节是否因为从中国新锐导演的短片中看到了更为贴近当下中国的视角与思索,所以频频将奖项颁给华语短片?对此,魏书钧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无法揣测戛纳的评奖意图,也无权去评价中国电影状态,“我只是觉得,戛纳电影节提供了一个多样性的平台,让原本不被大众关注或看到的电影拥有曝光的舞台。大家可以讨论、批评,可以找到它的观众群体,这是意义所在。”

  而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更希望看到中国长片与短片能够并肩闪耀戛纳电影节,短片充满蓬勃的实验性质,而一名导演要建立自己丰厚的美学体系,长片的创作必不可少——而且,事实上,长片才是与观众对话的最好方式。

  相关

  戛纳电影节闭幕汤唯无斩获

  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第75届戛纳电影节闭幕,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凭借《悲情三角》第二次获得金棕榈奖。朴赞郁凭借《分手的决心》获得最佳导演奖,宋康昊凭借《掮客》成为韩国第一位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获得影帝的男演员,扎拉·阿米尔·阿布拉希以《圣蛛》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此前为国内所关注的《分手的决心》的女主角汤唯未获奖项。

  《悲情三角》集结了伍迪·哈里森、哈里斯·迪金森等好莱坞演员,是鲁本·奥斯特伦德首次执导英语电影,也是他职业生涯中预算最高的电影。2017年,鲁本曾凭借电影《方形》夺得戛纳金棕榈奖。

  朴赞郁同样是戛纳电影节常客。此次,他导演的《分手的决心》以3.2登顶电影节场刊,本片也是今年唯一一部获得场刊3分以上的主竞赛作品。朴赞郁导演发表获奖感言时,谈到疫情对影院的冲击、观众会回归影院的信心,也特别表达了对主演朴海日、汤唯的爱。

  宋康昊以《掮客》成为韩国首位戛纳影帝,也是韩国第一位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获得影帝的男演员,2019年,由他主演的韩国电影《寄生虫》拿到了第7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宋康昊领奖时开心地表示将和其他几个演员分享这个奖项,他还感谢了导演是枝裕和及制片方和韩国影迷。

  《掮客》导演是枝裕和也相继“捧”出了两位戛纳影帝。2004年,14岁的柳乐优弥凭借是枝裕和导演的《无人知晓》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奖,成为戛纳史上最年轻的影帝。《掮客》则是是枝裕和导演的第一部韩国电影。不仅如此,是枝裕和导演的《小偷家族》在2018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金棕榈奖。

  戛纳电影节奖项

  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悲情三角》

  评委会大奖(并列):《亲密》《正午之星》

  最佳导演:朴赞郁《分手的决心》

  最佳男演员:宋康昊《掮客》

  最佳女演员:扎拉·阿米尔《圣蛛》

  最佳编剧:塔里克·萨利赫《天堂来的男孩》

  评审团奖(并列):《八座山》《驴叫》

  75届戛纳特别奖:达内兄弟《托里和洛奇塔》

  短片单元

  短片金棕榈:《海边升起一座悬崖》

  短片特别提及:《LORI》

  金摄影机(导演处女作)

  金摄影机奖:《野兽》

  金摄影机奖特别提及:《75计划》

  本组文/本报记者肖扬统筹/刘江华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