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涛孙好闯
传统的麦收工具见证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5月27日中午,阳光很好,遂平县断山口村村民杨宝营用自制的“神器”把麦子推开,让麦子充分享受“日光浴”。
这个带把的木制“神器”,看似拙笨,却能翻来覆去两用,有点神奇。
“神器”的木把上装了一块大约40厘米长、20厘米宽的木板,木板的一面齐整整的,运动过程中“滴水不漏”。杨宝营说:这是用来摊麦子的,把成堆的麦子摊成“煎饼”,让每一粒小麦都接受阳光,然后再用它把晒干的小麦聚拢成堆。
木板的另一面,成锯齿状,是专门“跑冒滴漏”的。杨宝营说:谁家也没有足够大的晒场,不可能把小麦摊成薄薄的一层,如果小麦有两三厘米厚,下面的麦子就晒不着了,用这个“锯齿”面来回推几次,上层的麦子下去了,下层的麦子上来了,就保证了同一晒场里的小麦“共热同干”。
这个“神器”在当地叫“两头忙”,杨宝营从记事的时候就有,谁发明的,不知道,反正用着很方便、挺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