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五月五,是端阳。这个节日充满了香气。粽叶的清香包裹着糯米的甜香,艾草兰汤飘散出馥郁芬芳,香囊的药香,雄黄的酒香,还有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这些都是端午的中华味道。
6月2日,记者获悉,河南博物院将在6月3日—4日推出不同课程。其中,“这个节就是香”主题活动将以“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为依托,重现古代重大节日的宴饮场景,解读楚文化的浪漫华美,讲述祖先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颂扬忠贞高洁的中华品质。跟着屈原一起重览楚国的繁华,体验下2500年前的王室盛宴吧。博物馆里的端午节,让我们和传统更贴近!
在我们脚下,深埋着许多古人生活之后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它们隐藏着什么“秘密”?考古小课堂再次上线了!什么是考古?考古需要哪些工具和步骤……在博物院“田野考古入门体验”活动中,观众可以与专家一起用真正的洛阳铲“刨”出一件未知的“宝贝”,感受考古学家的艰辛与乐趣!
此外,今年端午节,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将于6月3日—6月5日特推出《乐思瑞阳——2022壬寅年端午节古乐赏听会》,其中《屈原问渡》表达了对古代先贤屈原的怀念,新排演的《孤勇者》旨在歌颂疫情之下顽强拼搏和奋斗的国人。
其中,曲目《远古的回响 》展示了距今8700年贾湖的骨笛,在中原的莽野中,吹响了文明最初的乐歌。原始社会遗存下来种类繁多的陶制乐器,陶鼓、陶埙、陶缶、陶响器、陶角的出土与复原,使古书所载的葛天氏之乐、伊蓍氏之用、神农氏削桐为琴、伏羲氏灼土为埙的传说,变为真实而古老的音响世界。
曲目《三和》根据明崇祯元年(1628) 刊行的《明文庙礼乐全书》中的笙谱,由明人詹同、冷谦所配。包括迎神、献祭时的咸和、宁和、安和之曲。是中原地区祭孔仪式中所奏的传统乐曲。
《楚歌》以埙为主奏乐器,演绎了公元前202年的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夜闻四面楚歌之声,虞姬舞剑自刎,项羽自知大势已去,遂有此内心独白。
《屈原问渡》演绎了屈原被放逐后,为楚怀王不识其忠心而独自伤悲,故问渡焉,后即投汨罗而死的故事。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这句充满力量的歌词,戳中了许多听众的泪点,更让很多孤独奋斗者破防。《孤勇者》唱出了每个孤独者的心声,华夏古乐团用编钟金石之声演绎,一样的孤勇,不一样的味道,更添几分历史的沉淀。
延伸阅读
欢乐过节|电影院回归!六一、端午“双节”开启的欢乐6月有啥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