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告别国际博物馆日,又迎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尽管距离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尚有时日,但有关部门已开始预热,各种宣传展示活动先声夺人,渐次揭开面纱。据统计,全国各省(区、市)在今年遗产日期间将举办62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上活动2400多项。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这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很时尚,也富有动感,特别是跟现代生活相连接,也多了一份亲和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数量多,共划分为十大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可以说,涵盖了方方面面,也覆盖了全国各个省份,但在一些人眼里,不知道非遗究竟“离我是近还是远”?说远吧,几乎触目皆是;说近吧,却不知其奇妙所在。
多年前笔者曾参观某个“非遗之乡”,当地的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等项目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走近它们,尽管心生敬畏,有一种悠久文化穿越时光展现在眼前的感觉,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仅凭肉眼是无法知其妙处的,只能默默感慨。后经专家介绍,并经传承人现场演绎,方对它们的不同凡响知晓一二。
都说非遗好、传承非遗有意义,但是,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其价值所在,都应详细告诉大众。一定程度上说,非遗的生命力,既取决于它自带的光环,以及岁月赋予它的沧桑,还取决于它能不能被人们接纳。而要为人接纳,就要展现其独特的精妙之处。很多非遗的神奇是看不出来的,再加上它们长久地生存在某个区域,更不具备广泛性,也就更需要走出深闺,走向更为热气腾腾的人间。
由此联系到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非遗当然是有迷人色彩的,但是只有“近人”,才能“迷人”,只有更紧密地连接现代生活,才能绽放更大的光彩。这种连接,不是简单地生贴硬凑,也不是为了凸显生活气息而胡乱改造,而是为了找到跟现实相对话的接洽点,挖掘它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交集。如果非遗孤芳自赏,就很难活起来,即便经过“输血”救治也难有持续性生命力。
据介绍,今年一些网络平台将推出“赏中国精彩技艺”“非遗藏品季”“焕新非遗计划”“非遗奇遇记”等主题活动,向大众展示传统美食、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等丰富非遗资源,让更多人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可以想象,这些活动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是光有意义还不够,应尽量有趣有意思一些,尽量转变文本、转换表达方式,以期在新的话语表达和形态创新中,带给受众不一样的感觉,让大众看后啧啧称道,不知不觉中生发出拥抱非遗、热爱非遗的念想。
进而言之,无论政府活动还是民间活动,主打非遗牌都不能老气横秋,更不能唱唱高调走过场,瞄准大众兴趣点,越走心就越有效果,让受众参与性越强就越能提升人气。
作家冯骥才说过,非遗是一种生活文化、活着的文化遗产。其实,非遗本身就来自民间,融入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它们是属于人民的,没有理由不回归大众。更何况一些非遗还承担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也就更需要接地气。接地气不会掉价,变得大众化不会变得庸俗,找到更多连接现代生活的好办法,只会让非遗更有活力。
(作者:王石川,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