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龙的妻子薛女士讲述麦客经历
张伟龙正在操作收割机
张伟龙(右一)驾驶的收割机正在收麦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扬 李玉坤 实习生 郭磊 文图
张伟龙夫妇是来自河北文安县的“麦客”,每年麦收季节,他们就像天上自由飞翔的候鸟,在黄河两岸的小麦主产区来回穿梭,见证着千里沃野的丰收。早在几天之前,35岁的张伟龙就和妻子动身“南下”到河南周口了。
张伟龙操作机器收割,妻子测量收钱
6月2日上午,周口市商水县的高标准农田,张伟龙夫妇今年麦收的第一站。和往年一样,张伟龙负责操作机器收割,妻子负责测量收钱,夫妇俩一唱一和,收获着属于他们的幸福。
攀登悬梯进入驾驶室,张伟龙熟练地发动马达。拉动挡杆、调试设备,一顿“操作”下来,收割机缓缓前行。“咱要确保粮食收净,不留死角,每一粒粮食,都值得被尊重。还要把握麦茬高度,也不能留出地面太高。”张伟龙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考验着每一位收割机手的技术。经验丰富的他见过高高低低、弯弯曲曲太多类型的地块,所以可以轻松解决上述问题。
妻子感言: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很幸福
他们的老家有一儿一女,还有在家帮忙照看孩子的老人。每天,当张伟龙夫妇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驻地旅馆的时候,都会和孩子和老人们打上一通视频电话。
而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张伟龙,他实际上也顾不上太多的儿女情长,只是认真、埋头为雇主干活。同为农民的他,在河北文安县老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种有300多亩小麦。
更多的时候,张伟龙驾驶收割机在陌生的农田里,感觉像是在自家的农田。他尽可能地把收割机波轮调试到最佳状态,不舍得漏掉一粒粮食。
而每年的麦收季节,他都会和妻子首先南下河南周口、驻马店一带,然后再一路北上返回老家,不耽误自家收麦。20天左右下来,除去开销,能收入两三万元,张伟龙夫妇觉得很满足了。
面对这样的生活,妻子薛女士并没有太多的埋怨,相反,她有着自己的灼见。“越是在外收麦的时候,越显得夫妻感情的珍贵。因为只有我俩是彼此的依靠,在每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都没有亲人,就只有我们两个,所以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很幸福。”薛女士感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