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相关16个课程标准,明确将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作为课程内容纳入其中。依照学科与学段特征,在1~9年级循序渐进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与创意实践,在“看”和“做”的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数字影像洪流裹挟的社交媒体时代,影像急切地将所有事物可视化,培养儿童对影像的审美性和社会敏感性,在下一代的教育中愈发凸显视觉素养的重要性。
多屏时代,悦纳影像化的儿童成长环境
环顾当下儿童的成长环境,电影、电视、手机、iPad多重屏幕并置,以视频为载体,多元动态影像编织的拟态环境折射出儿童探知世界的方式。移动的屏幕,流动的影像,是包裹当下人类的媒介圈,儿童亦不例外。这种由数字视频技术构造的媒介环境对人而言,如同鱼在水中游,令人浑然不觉。看似透明的媒介环境成为我们思考儿童与影像关系的逻辑起点。
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可视、可听、可感的物质讯号中,视觉信息占据了大部分。如今,影像成为我们捕捉和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对儿童而言,流动的视频影像是他们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媒介,基于此,产生现实的知觉、情感和经验。马克思认为,人的感觉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身体知觉系统本身的秩序是历史与文化的建构。数字影像技术本身对儿童并非一种工具性关系,而是在塑造“数字原住民”的集体感官。当影像取代文字,我们体验、衡量自身与世界的方式从线性、历史、过程导向的一维方式变为表面、环境、场景的二维方式。
面对日益媒介化的世界,电影、电视和手机屏幕正在接管以前由线性文本承担的传递信息与文化的任务,信息传播结构的变化要求下一代的教育需要引入神经科学研究的洞见,即理性思想与情感体验并重。由此,影像不应该成为被批判、被回避的对象,而是应被视作一种待开发、易感受的教育资源。
陪伴观影,亲子互动展开叙事能力的训练
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儿童提供足够的空间,等待想象力随时被触发;而教育是在儿童在感知觉外部世界的模仿中完成的。所谓“外部世界”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影像构成的文本世界,二是成人使用影像的实践。儿童从他们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在其文化实践中开始学习,他们师从自己的父母,从周围流淌的言辞之间学习。换言之,关于影像“看什么”和“怎么看”所折射的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风格,决定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他人以及事情。
在畅销书《人类简史》三部曲中,赫拉利再三重申“虚构意识”和“叙事能力”是人类在世界众物中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二者融汇为“讲故事”的能力与“相信”的意愿,促成人类合作形成共同体。由此,那些描绘童真童趣的儿童影视艺术经典如《宝葫芦的秘密》《黑猫警长》《快乐星球》等成为陪伴儿童成长的首选,而海外的影视作品如《小鞋子》《千与千寻》《猫和老鼠》《玩具总动员》等也都是不二选择。同时,结合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主题教育需要,有关成长主题的《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人际交往的《海洋天堂》、思考环保话题的《后天》、讨论勇气的《珠峰队长》……都是家长不断深化亲子教育主题的有益片目。
儿童影视作品作为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关键是遴选适宜的内容,且以成人陪伴观影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相较于短视频,影视艺术的长篇叙事需要儿童充沛的专注力与情感投入,亲子互动展开的“复述”是一种模仿性的创造。叙述艺术是将影视作品中的事件同质到事件讲述者即儿童的生活中,它会在儿童的世界里留下痕迹,儿童向听者传递事件也是传递自己的笃信,这恰恰是其将摆在眼前的影像转化为内在认知图像的过程。
同时,儿童围绕影像与成人的对话还包含更深刻的审美内涵。面对面说话因为有声音、躯体、感觉、认知流等存在,个体间相互渗透的程度比任何其他社会关系都深刻。亲子关系所富含的感觉共鸣,更接近分享感觉的审美愉悦。家长陪伴孩子在相对固定时间观看影视作品,可以像出游、购物、用餐一样,作为一种家庭仪式而定型。研究证实,人在儿童时期有过的强烈情绪体验,时常与仪式性场景联系在一起。观影的叙事训练有助于获得家庭幸福感。
心流体验,动态影像作为情感学习的素材
将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意在提醒我们之前常被忽略的视觉化教育和知觉-感性教育,而与知觉-感性教育直接相关的情感教育自然而然地也引发了家长和学校的关注。
儿童是情绪自我发展的主体,也是情感训练的对象。对儿童来说,儿童影视作品比语言文字能更强烈地引发其情感。《驯龙高手》里的信任、《小鞋子》中的同理心、《魔法满屋》内的焦虑、《养家之人》的战争之痛与恐惧……影像作品中的奇特又迷人的世界吸引着儿童透过影像叙事获得对于自己和周遭世界的认知,还通过自我代入从而获得一种情绪体验。换言之,与影像文本的互动,模仿进而创造感知觉体验,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发生。
什么东西能调动儿童的想象和热情?想象、热情皆属于情感反应,情感是身体反应的一种表现,又与大脑活动相连,两者互为因果。儿童主要是透过以身体的姿势、实践和模仿,重现或复制他们在别人身上观察到的情绪来习得情感表达的。情感史的研究证实,人类情感及其表达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影像世界提供的情感实践数据库,让儿童在生成性的模仿过程中展开一种游戏性的行动,学会去感受他人的行动,学会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去调整这些情感。
无论是叙事训练,还是情感学习,旨在通过外显的、具体可培养的行动上的“习惯”,将其转变成内化的、抽象概括的精神上的“素养”。就像耳朵并非天生就能欣赏音乐,视觉素养正是在训练、学习和实践“观看”的过程中获得的社会能力。从视觉角度,影视审美的教育将有助于儿童知觉和情感敏感性的获得,这对其与异文化互动、对话意义非凡。
(作者:张凯滨 作者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中小学影视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