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鸿飞文/图
择一事,终一生。
76岁的王珍拿起一张红纸折三折,右手握剪剪几刀,一朵梅花瓣窗花宛若天成。
王珍来自大峪镇班庄村,“我四五岁就开始学剪纸了,1966年结婚后剪得少了一些,这么多年耳不聋、眼不花。”面对自媒体直播人的追问,老人侃侃而谈,身后,是她的梅兰竹菊四幅剪纸作品,中间是福寿图。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当天,由汝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汝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的非遗系列活动,在茶马古城·中大街揭开盖头。
在中国说陶瓷,首先要说的就是“汝、官、哥、定、钧”宋代“五大名瓷”排名首位、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汝瓷。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天,自中大街东牌坊向西,依次有玉松汝瓷、弘宝汝瓷、新嘉诚等参展。
汝州还有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汝州宋氏中医外科疗法入选传统医药类项目名录。
宋氏中医外科起源于汝州市纸坊乡陶村,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80余年,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戏、高台曲,起源于汝州。由于曲调易学,用本嗓演唱,表演接近生活,河南曲剧传播速度极快。
2006年10月,河南曲剧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河南第二大剧种、全国第八大剧种(全国有300多个剧种)。
汝州有“三宝”,汝瓷、汝帖、汝石。资料介绍,《汝帖》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十二卷,北宋大观三年(1109)由时任汝州知州王寀从《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中,选出先秦金文8种及秦汉至隋唐五代名家书法94种共109帖,荟刻12石,史称《汝帖》。
2014年,由汝州人李志军博士牵头,完成了《续汝帖》工作。《续汝帖》上接北宋,下至清末,共二十四刻,192位书家210件作品。最后一块,以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为结尾。这样的结尾,不仅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也为后人续《汝帖》和《续汝帖》埋下了无比完美的伏笔。
糖画、吹糖人是深受孩子喜爱的传统项目。糖画艺人右手执勺,挥洒糖汁,描绘图案,或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戏剧人物等。待新鲜的糖画凝固后,艺人用一根竹签把一件件作品黏合提拿起来,既可观赏又可食用。
吹糖人亦然,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
非遗项目吹糖人传承人赵永红干这一行有十多年了:“好学,但要下功夫,你看这个小男孩在我的鼓励下,一会儿就吹成了。”
而另一边,两个男童被来自蟒川镇的非遗项目上水石盆景吸引了,一时间挪不动步子。
汝州有“偷灯盏儿”的风俗。在非遗展示区,一组摆放在纸盘里的“灯盏儿”留住了游客。
这一组栩栩如生、色彩艳丽的“灯盏儿”是传承人张爱霞和她的女儿周雨露共同完成的。周雨露说,她家就在中大街,妈妈做“灯盏儿”很多年了,很有名气,如今她学得也不错。
汝州作家孙利芳在《正月十五“偷”灯盏儿》中写道:原来,在我们家乡,每到正月十七,娘家人都要给当年出嫁尚未生宝宝的闺女家送“灯盏儿”,也叫“添仓”,寓意给女儿的婆家仓库里添置一些东西,给女儿送去节日的关心和祝福。
等到晚上灯盏里油花燃尽,邻家的孩子们就会悄悄把灯盏“偷走”,俗称“偷灯盏儿”。这时,主人家不但不生气,而且期望偷走的越多越好,因为还流传着这样的俗语:“今年偷个灯头儿,明年生个孙猴儿。”预示着“点灯盏”和“偷灯盏”的两家人都会多子多孙,幸福美满。
正月十五送灯盏儿,送的不仅仅是祝福和吉祥,也是长辈对女儿的关心和呵护,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更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非遗展示现场,两个驻村第一书记项目也颇受关注,一个是陵头镇朱沟村的汝酿前门府柿子醋,主打亲情牌:汝酿汝瓷穿越千年等您好物好器一滴一片足矣,柿柿如意汝州有礼。
另一个是临汝镇郝寨村始于清光绪年间的传统手工麻绳制作技艺。在传承人的手中,一段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于劳动生产的粗劣麻绳,返璞归真变成了挎包、坐垫和装饰用品,再镶嵌上几朵花,那感觉,不说了,请您,自个儿瞧——
掌灯时分
灯盏儿
烙画葫芦
彩陶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