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顶端”的河南文化 如何再次过上“阔日子”?

2022年06月20日07:48

来源:顶端新闻

  顶端新闻记者张弋

  信息化时代,“界”的概念开始变得模糊,从有界、临界、跨界到无界,碰撞融合成了一种新趋向。

  6月16日,“我为河南发声”2022首届顶端发声者大会重要活动之一,“顶端无界”文化沙龙第一期正式开启,本期沙龙主题定为“无界,让厚重河南更出圈”,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前队长许宏,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徐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深度对话,解锁“无界”之名。他们都与河南洛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话之后,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也受邀以云演讲方式进行了分享。

  一个半小时的文化沙龙,吸引了40余万网友通过顶端新闻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微博、视频号等平台观看。嘉宾老友云端相见,金句不断,气氛热烈,不少网友点赞“讨论深刻,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

  谈无界

  把河南放入整个中国文明史,是一种破圈

  顶端文化频道:三位老师都是跨界高手,许宏老师既是考古人,也被称为“非虚构作家”,成了网红;徐院长既是考古人,也是策展人;郭爱和老师更是把打破传统三彩的界限,将其与当代艺术结合起来,创造了三彩艺术。在三位老师看,什么才是“无界”?

  许宏:如果没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会是一位中规中矩的考古人,是不可能出圈的。我一直有一种感慨,只懂考古,是搞不好考古的。我主编的二里头报告,是集62位作者,通过多学科参与才完成的。另外我认为,只懂中国,并不能真正地搞懂中国。研究早期中国,就必须把她放在全球文明史的框架里研究,才可能看得更清楚。

  我觉得出圈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我说河南是早期中国的顶端,是因为我把河南放入整个中国文明史,甚至欧亚文明史和全球文明史得到的答案,我觉得这又是一种破圈。

  徐坚:圈和界本就不是客观形成的,而是人为定义的。比如说,当我们还没有现代学科的时候,其实就没有现代学科的边界,我们越清楚什么是考古,考古的边界就越明显。因此我说,原本无界。

  任何学科,如果自我封闭,认为外界的社会跟我无关的话,那么社会完全也认为你是无关的。我们越是守着自己的边界,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社会上就越没有存在感。如果勇于跨界,就很有可能把我们的一亩地变成十亩地,甚至更大。任何文化和艺术,如果不靠人为输血就能活下来,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

  郭爱和:三彩其实就是世间万物的色彩,是中国对多彩陶瓷的理解。虽然我们说三彩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但对于古人来说,它却是创新。洛阳博物馆展出的唐代三彩,哪一件不是古人当时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创新?基于此,我们今天的创新也可能成为未来的传统,给未来的博物馆、考古学者提供一些考古的依据,成为未来的传统,是我们这代人要做的事情。对于“文化”一词,我认为,“文”代表了历史和文物,代表了曾经的辉煌。“化”就是变化和幻化,必定是一种物质变成另外一种物质的过程,是颠覆性的,是创新的,是前所未有的。

  谈河南出圈

  河南文化处于“顶端”水平,我们应有所作为

  顶端文化频道:三位老师都在做与河南有关的一些事情,对于厚重河南如何出圈,三位老师有怎样的想法和建议?或者说,有哪方面是我们还需要去补足的?

  徐坚:最近河南做了很多事,让人看到河南文化一直在为了出圈而努力。我觉得未来最可能成功的是,不为复活文化遗产而复活,这是其一。其二,是我们要在世界范围内看河南。河南以外的人在关心什么,河南的文化跟河南以外的人有什么关系?其三,站在当下思考历史,我们看历史或文物,是要看到历史上的那些灵光一现和种种创新,同时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把创新点激发出来。

  郭爱和:河南现在提出让中原更加出彩,出彩其实就是出圈的意思。河南要想被人记住,让世界看见河南,我想必须打响我们的文化战略品牌,只要把文化品牌打出去,出圈只是早晚的事情。

  许宏:从河南春晚的精彩节目到麦田里的博物馆,我觉得都相当棒,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艺术表现形式来看,河南已经开始大踏步向前走了。

  河南的“祖上”曾经“阔”过,但在当今中国,中部地区从理念到具体的运作方式,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还存在差距,所以我觉得厚重河南的潜力依然很大。互联网时代是千年未有之大变,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况且河南文化还是处于“顶端”的水平,我们不能辜负这样一个时代。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