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牛产业过“牛日子”

2022年07月05日07:46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讯(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郜敏许亚洲)7月4日,晨曦微露,太康县犇大壮农场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哞哞”叫着。农场主张红丽夫妇也在忙碌着,打开牛棚通风换气、给牛喂水喂草……

  一直以来肉牛养殖大多是集约化大规模养殖方式,既能提高效率同时也能抵御风险。但在张红丽夫妇看来,只要技术好、肯吃苦,个人照样能养好牛,过上“牛日子”。

  2009年,太康县城郊乡白塔李村的张红丽和丈夫李新建离开打工多年的石家庄市,加入了回乡创业的队伍,开始从事肉牛养殖工作。

  靠着养牛的技术,张红丽夫妇养活了一家8口人,并为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希望明年我们牛棚能够扩建,肉牛数量能超过100头。”谈到接下来的打算,张红丽的目标明确。

  除了张红丽这样的家庭自养模式外,大规模集约式的肉牛养殖方式也在太康县遍地开花。距离犇大壮农场几公里处,新旺养殖专业合作社的400多头肉牛正在优哉地吃着草料,这个成立14年的养殖合作社已经从父辈传到儿子手中,现在是太康县乃至河南省有名的养殖合作社,饲养的肉牛销往广东、湖南、湖北等多个省市。

  在城郊乡,像犇大壮农场和新旺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样的肉牛养殖户有25户,累计带动近100人就业。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肉牛养殖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太康县畜牧局和城郊乡政府还派驻畜牧专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科学养殖、环保养殖,让城郊乡成为太康肉牛养殖业的一张名片。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