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 | 瀍河生态美 引来白鹭飞——洛阳孟津区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2022年07月06日08:07

来源:农民日报

  天刚蒙蒙亮,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瀍河两岸长达10多公里的“带状湿地水系公园”里就开始热闹起来。有沿河散步的老人、晨跑锻炼的年轻人,还有追逐嬉戏的孩子……耳畔鸟鸣清脆,迎面花香幽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近年来,孟津区先后在瀍河源头寒亮村,实施2公里的水系河道清淤治理,疏通恢复老河道;在瀍河上游17公里无水区,大面积栽植生态涵养林;在瀍河中游万泉湖水库及以下区域,进行7公里河道治理、道路连通及景观绿化;在瀍源公园以下区域,实施河道防洪和生态修复,着力打造生态公园和养生休闲景观带。

  瀍河曾是古孟津的一条生态河和幸福河,起源于横水镇寒亮村,全长29.6公里,河水流经小浪底、城关、朝阳3个镇汇入洛阳,滋润着两岸数十万亩粮田。然而,近40年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源头泉眼干涸,加之沿河两侧村庄生活污水的注入导致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流域生态一度失去生机。

  2017年以来,孟津区借助洛阳“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对瀍河两岸实施大规模综合治理行动,通过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湿地建设、引水补源等措施,不仅实现瀍河复流,还改善了水质。

  昔日的“臭水河”变成了孟津人引以为豪的“幸福河”,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康养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景观长廊和日常打卡地。

  位于城区西南部的龙泉谷,是瀍河古道上一条最大的污水沟和全城雨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地,曾污水横流、臭味熏天、污染物和漂浮物堆积。为此,孟津区采取“治沟+治水+治污”模式,对龙泉谷进行脱胎换骨的综合整治,使其成为集水系环绕、绿道贯通、亭台楼阁、休闲服务于一体的沟域湿地长廊。

  治理中,该区按照“点上出精品、线上成绿廊、面上见景观”原则,打造“一段一景”特色湿地公园,依据沟域地形栽种植被,建设生态护坡;沿沟谷挖砌蜿蜒河道,打造景观水系长廊;沿沟顺势构筑步行廊道,建设沟谷生态林氧吧,使其形成园林水系、岛屿水车、亭台廊道等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沟谷湿地公园。

  同时,为建设“水城共生”生态城市,该区按照“控源截流、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原则,以打造“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的城市景观为目标,对瀍河两岸展开大规模截污治污行动,在河道两侧100米内设置禁养区,先后拆除各类养殖场67家,封堵污水排放口10多个,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站1处,对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孟津区为实现“水清、岸绿”的生态目标,力保“一河清水送洛城”,还建成了1.1公里、3.8万平方米的牛步河湿地公园,利用高科技材料,通过微生物分解及水葱、菖蒲等水生植物根系吸收处理中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

  “这公园建得老美了,看着跟小西湖一样。”居住在城区的张天生带着孙子在瀍源公园遛弯,他告诉记者,这公园是他早晨和傍晚锻炼、散步必来的地方。如今,站在瀍源湿地公园大桥上向东远望,亭台廊道、栈道拱桥、曲径小岛,清澈的河水沿着144.2米宽的橡胶坝飞流直下,伴城而过的瀍河穿缀起“碧波万顷、倾城盈绿”的生态长廊。

  来到瀍河湿地公园下游,新建起的河谷郊野湿地公园设计实施了河道治理、两岸绿化、路桥联通、美化亮化等工程,并针对河道落差大的实际,设置3道蓄水坝、48道溢流坝,新增水面18万平方米,清澈的河水沿着多个阶梯蓄水坝激流而下,形成层层相叠的梯田式人工瀑布群。

  据介绍,孟津区先后在万泉湖水库以上的无水区,重点实施了河道整治、生态绿化等工程;在万泉湖水库以下至连霍高速的城郊段,实施了万泉湖水库蓄水扩容、牛步河湿地公园建设等项目;在连霍高速以下的郊野段,实施了瀍河谷路桥提升及河道治理等项目,串起了瀍河水域20多公里生态绿廊,呈现出一幅水清林茂生态好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孟津区始终把绿色、生态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城乡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高,美丽孟津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近几年,我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生态治理攻坚战,多策并举守牢生态底线,持续厚植绿色发展根基,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原动力。”孟津区委书记杨劭春说。(郑占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显萍)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