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创新已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高频热词。
“高校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高地,应当肩负起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强化基础研究、重塑原始创新能力等责任。”民革河南省委会建议,要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一流创新能力建设。
科研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人才团队匮乏、重大科学技术突破较少......这是不少河南高校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展现。
“从整体科技创新链条来看,目前我省各高校的基础研究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但与世界一流高校对标依然存在不小差距。”民革河南省委会在调研时发现,省内各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多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规划布局、统筹协调还不够,且尚未建立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法人治理机制。此外,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对于成果处置权、收益分配权及成果转化方式尚不明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转化衔接不通畅,也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科技创新的进程。
在民革河南省委会看来,首先要改革高校科研创新体系,提升科研实力。一是推动高校以一流学科和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完善科研创新平台体制,优化科研评价机制。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力,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二是深入推进协同创新,构建以国家级平台为代表的创新服务体系,推动若干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在国际若干学科领域或方向达到一流水平,产出一批重大成果,建成国家创新高地的科学中心与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点。
基础研究是构筑原始创新、构筑科技和产业发展“高楼”的基石。民革河南省委会建议,推动高校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先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为学校学科发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高效供给科学知识。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导向,加强基础研究的前瞻谋划和统筹布局,实施基础研究培育战略。围绕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科技创新不能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也需要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要优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团队进企业体制机制。”民革河南省委会表示,建议推动高校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构建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同时,改革成果处置权、收益分配权和成果转化方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及配套绩效考核机制,支持跨学科、跨院系科研行为,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推进校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与企业、地方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刘杨)
“创新有话说”系列推荐
创新有话说 | 省政协常委高雅玲:加快推进省实验室建设 打造高水平科创平台
创新有话说丨民革河南省委会:培养“技术经理人” 促进我省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创新有话说丨省政协常委苗树群: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构建一流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创新有话说丨农工党河南省委会:积极培育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
创新有话说丨民盟河南省委会: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