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秉泽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日前获颁林业碳票,村里的7346.5亩林地在2016年至2020年5年间的碳减排量被核定价值100余万元。经过30多年的努力,该村实现了从山穷岭秃、食不果腹到林茂粮丰、人民小康的华丽“蝶变”。
毕节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喀斯特地貌超过七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修复。改革开放以来,毕节深入推进“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设,一手抓生态修复,一手抓脱贫攻坚,初步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发展路子,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普遍贫困到全面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当前,我国生态系统脆弱,尤其是在广大西部地区,石漠化、荒漠化面积还很广,修复、改善生态环境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同时传统产业占比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能源结构也没得到根本性转变。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注入强劲绿色动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厚植生态底色,推进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修复和改善,夯实绿色基础。坚守生态红线,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系统思维持续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行动,让山川绿起来、河流靓起来,给自然留足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守好绿色家园。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要严肃追责、终身追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依法亮剑、严加惩处。
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绿色产业。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逐步摆脱资源依赖,积极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和优化升级,推动资源清洁化利用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降低碳排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林菌、林药、林禽、林蜂等林下经济,推动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
此外,还要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爱护生态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拿出过硬办法、采取务实举措,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