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承经典到再创经典 看曲剧《鲁镇》如何兼具文学性和戏剧性

2022年08月17日21:4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问苍天,天不语,

  问大地,地无声。

  唯有飞雪簌簌落,

  留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8月17日晚上的河南省人民会堂舞台上,当祥林嫂声嘶力竭、絮絮叨叨,像过电影一样回忆了她饱受折磨的种种经历,在漫天雪花下摔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时,现场无数观众忍不住眼眶泛红,为之拭泪。悲愤、无奈、怜悯,各种情绪五味杂陈,哀其身世可怜,怒其时代不幸,忍不住感慨:整部剧,怎一个“悲”字了得。

  1000多个日夜,潜心创作,精心打磨,以曲剧之声唱响民族之魂。作为致敬鲁迅先生献礼之作,曲剧《鲁镇》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创造和诗意的舞台呈现,讲述鲁镇的故事,讲述中国的故事。由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打造,河南省文联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陈涌泉编剧,“新世纪杰出导演”张曼君执导,著名作曲家梁献君、方可杰、李宏权作曲,曲剧新秀李晶花领衔主演,梅花奖获得者杨帅学,曲剧十大名旦之一刘艳丽,国家一级演员李亚军、张转社,后起之秀常向克等都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

  一部剧,九篇小说,如何取舍?

  《鲁镇》是陈涌泉继《阿 Q 梦》《阿 Q 与孔乙己》《风雨故园》之后创作的第四部鲁迅题材戏曲作品,四部戏的创作跨度近三十年。把《祝福》和《狂人日记》结合起来,同时融进《药》《明天》《风波》《头发的故事》《阿 Q 正传》《孔乙己》《长明灯》等作品里的人物和素材,创造了鲁定平这个新人物,命名为《鲁镇》。

  一部两个多小时的戏剧,九部小说的体量,如何融合?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剧院,并找到了答案。曲剧《鲁镇》借助祥林嫂这个饱受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摧残的普通妇女,刻画出一幅病态社会里的众生相,强化了祥林嫂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

  全剧多线交织,虚实结合,狂人的执着、鲁定平的反叛、鲁四爷的保守、祥林嫂的无助、贺老六的悲苦、宗族势力的邪恶等环环相扣,营造出一种麻木、残忍、沉闷的社会氛围,深刻揭示了“病态环境里,人人都是受害者”的主题。

  特别是借狂人之口论人鬼之别,极具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既是对人鬼颠倒的封建社会的唾弃与否定,又是对今天理想时代的呼唤与憧憬,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崇高的文化品格。

  “之所以把两部作品结合起来改编,是因为我发现《狂人日记》和《祝福》存在内在逻辑。如果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宣言’,是鲁迅先生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那么,《祝福》则是生动、厚重的‘正文’,提供了之所以要反封建的具体、鲜活的实证。狂人发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祥林嫂恰恰是被活生生‘吃’掉的对象;狂人是‘论点’,祥林嫂是‘论据’,二人相互印证,一脉相承。有了狂人的一针见血,祥林嫂的悲剧更显深刻;有了祥林嫂的生动演绎,狂人的癫狂更具张力。狂人的人鬼之论,是对鲁迅批判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是对当下人们的唤醒和警示。将不同小说的人物融合在一部戏里,不是一般的‘物理组合’,要让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意义。”编剧陈涌泉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

  《鲁镇》弃旧扬新,呼唤人们热爱新时代

  鲁镇,是故事开始的地方,于伟大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来说是,于他笔下的小人物祥林嫂、孔乙己、狂人、阿Q等也是,它是鲁迅对故乡环境的艺术概括,它在曲剧《鲁镇》中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地点不固定,可以在江南,也可以在中原,甚至在旧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它是鲁迅笔下的“铁屋子”,是旧中国的缩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典型的病态环境——愚昧落后,封闭保守,游走其间的一个个沉默的灵魂都是看客,他们自我麻醉、自私冷漠、自欺欺人,自轻自贱,甚至自相残杀,“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引自《坟·灯下漫笔》)。

  正如陈涌泉所说,鲁镇就是这样一个“吃”与“被吃”的世界、“看”和“被看”的场所。在这样的病态环境里,无人能够幸免——饱受摧残、最终被吞噬生命的祥林嫂自不必说,狂人患上了迫害狂、恐惧症,吃了人血馒头的华小栓还是死了,单四嫂子的宝儿早早夭折,孔乙己被打断了腿,阿Q被杀了头,就连赵家不也是遭抢了吗?特别是鲁四老爷,在传统的文学评论中、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中,他都被定性为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最终不也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鲁定平吗?

  “但是我们批判那个时代,就是呼唤人们弃旧扬新,要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热爱新时代,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一起奋进新时代。”

  曲剧《鲁镇》从创排至今不到一年时间,却甫一立上舞台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短时间内,网上点击量过亿,主要唱段被戏迷纷纷传唱,清华大学主动向剧组发出邀请。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何进行剧本改编?

  陈涌泉认为,改编不是把小说情节原封不动地搬到舞台上,也不是简单地从文学到戏曲形式的转换,更不是借用原著人物的名字自言自语、胡言乱语——这种改编实际上是对原著做了减法。鲁迅不少作品已经或即将问世百年,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要有为其做加法的创作追求,这应成为鲁迅戏乃至一切名著改编创作的重要原则。成功的改编要对原著有新的解读,要有独特体验、独特思考、独特发现、独特创造;要关注现实,赋予作品时代精神,回应当代观众的审美期待,实现对原著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一旦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戏剧作品就有了现代性、时代感,从而实现由传承经典到再创经典的跨越。(莫韶华 李木李)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