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做客作家榜签售会:父母不过度干涉才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2022年09月20日10:35

来源:重庆科技报

“父母不过度干涉,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田园交响曲》译者张博做客“作家榜签售会”分享经验之谈

张博(左一)做客作家榜直播间和读者分享译作。(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通讯员 姜雅娟)当记者见到新锐法语译者、学者张博时,他正饶有兴趣地翻阅“作家榜经典名著”书架上的书籍。

  近日,旅法九年的张博带着自己的全新译作《窄门》《田园交响曲》《背德者》,做客上海闵行莘庄和作家榜母公司大星文化联合举办的“作家榜签售会”,其中《田园交响曲》让安德烈·纪德摘得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直播间内,他与读者畅谈诺奖得主安德烈·纪德的文学特色,分享自己的成长及阅读经验。

  读文学书注意细节

  有助于提升情商

  “阅读文学书籍是读细节。”张博在回答读者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时,他说读文学书籍并不是为了了解一个个情节,然后变成谈资。“比如,我看过一个故事,它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是什么,这不是读文学书籍的态度。读文学书籍要抓住的是微妙生动的细节,景色的描写、心态的波动,诸如此类,它是最能打动人的。”

  问及阅读是否可以提升情商时,张博表示,只要不是死读书,读文学书籍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情商。“翻译工作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性格,令我更富有毅力和耐心。”

  《田园交响曲》讲述了一名乡村牧师收养一个孤儿盲女,不仅对她关心备至,还极力启发她的心智,使她脱离蒙昧状态,领略她看不见的美妙外界,也进入了复杂的情感旋涡……张博以此作品为例,剖析作家如何表达复杂人性,“从这本书你会看到别人的人生是如何,你可以尝试将自己代入小说,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如果你想要学会独立思考,做到思想自由,拥有更开放性的价值观,除文学书之外还可以读一下哲学书籍。”

  学习动力提升自我

  得益于父母身教

  直播时张博分享了自己的日常状态——“每天用八九个小时来看书、翻译、写作,这是我的常态。”张博说,阅读和翻译是一对好兄弟,通过博览群书,可以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句式,掌握更多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更精准、深刻地传达作者的精神,才是我的核心诉求。”

  张博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得益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张博的父母都是南京大学古典文学的教授,他们让张博自幼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张博回忆说,小时候放学回家,父母坐在书桌看书,自己也就坐在他们旁边看书、写作业。“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我的阅读。”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张博将阅读视为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事情。张博觉得,父母不能单纯为了孩子而作出改变,而是应该从自身的成长需要出发,去读书学习、提升自我……让孩子在父母的言行举止中,成长为健康向上的人。

  “父母身教,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快乐,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张博曾对中文颇感兴趣,高考时报考文学专业,也是自己选择的,并没有和父母过多商量,父母也没有过多干预。因为喜欢法国文学,张博大学毕业后,一番求索后成功进入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深造。

  对文学的深刻理解

  来源于文化背后的故事

  九年的旅法生活,对张博的语言世界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在法国与很多学者进行交流,参加了很多当地的文化活动,在法国巴黎、迪城、阿尔卑斯等地,参加各种诗歌朗诵会。张博还通过各种机会,向法国朋友介绍中国传统诗词。

  在一次文化活动中,他结识了一位年长的诗人,他们对法国20世纪重要诗人勒内·夏尔的《愤怒与神秘》很感兴趣。后来,他们通过邮件往来交流探讨了一两年。

  “文学是综合性的东西,了解得越多就会对翻译的作品增色。”张博向记者举例,比如《窄门》中提到的酒,他在法国就品尝过,所以,翻译起来就能更加原汁原味。翻译艺术评论中的绘画作品时,他常去法国的博物馆参观,了解法国的艺术史。“如果只是看印刷品,就会少很多细节,使译作不够真实感人。”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