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战略深度看丨智慧执法有温度——“美丽河南这十年”系列报道之三

2022年09月27日07:2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赵一帆

  在办公室里常备一双运动鞋,这是从业13年的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文兵的职业习惯。

  “过去,环境执法检查靠的就是一双‘铁脚板’,因为许多违法现场偏僻隐蔽,需要穿树林、进深山,可谓‘踏破铁鞋’去寻觅。”提起那些年现场执法的情形,执法“老兵”文兵感触颇深。

  如今,办公室里的运动鞋几乎成了摆设。

  今年6月,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接到一条群众举报,郑州郊区某“作坊”不断散发刺激性气味。根据举报者提供的大致方位,执法车一路开进了一处山间荒地。

  此情此景文兵再熟悉不过了,荒郊野岭,杂草丛生,仅凭肉眼很难锁定举报点,只能大海捞针“碰运气”。

  而现在,一切都变得简单。升起执法无人机,不到半小时,文兵和同事就把方圆几公里“转”了一个遍。

  科技“解放”的不只有双脚。“聪明”的FID检测仪能“敏锐察觉”任何一丝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复合翼和多旋翼执法无人机可以搭载各式监测设备,既能飞到高空排放口监测空气质量,也能越过急流险滩完成水质取样……有了科技装备“傍身”,这些年,环境执法彻底告别了“冒烟靠看,气味靠闻”,变得高效又精准。

  一组数据支撑并见证着这样的改变:2020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投入超过3亿元用于加强全省生态环境执法装备建设。509辆执法车、500部移动执法终端、600余部VOCs便携式检测仪、21架复合翼无人机和65架六旋翼无人机光荣“上岗”,日夜奋战在环境执法一线。

  设备的革新也推动着管理模式的升级改造。去年9月1日,我省在全国率先启用环境执法智能办案系统;今年7月,全省第一批无人机驾驶员通过考核持证上岗,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初步建成,全省无人机群采集到的执法数据尽在掌握……

  “如果说以前查处违法是单兵出击,那现在就是‘科技+大数据’加持下的联合作战,这也是科学执法、科技治污的应有之义。”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办公室主任许喆说。

  不过,“最冰冷”的“武器”却迎来“有温度”的执法。

  “从重‘严打’到‘监管与帮扶’并重,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这十年,生态环境执法越来越有‘温度’了。”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局长李国敏说。

  温度体现在信任。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差异化执法,对纳入监督执法正面管理清单的3266家企业“有需要有服务,无需要不干扰”。截至8月底,全省共办理减轻处罚案件328件,免罚案件297件。

  温度也体现在包容。把无主观过错、违法情节轻微等10项违法行为纳入免予处罚事项,为企业留出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引导企业自主守法。

  相关推荐

  ·碧水盈盈绕城郭——“美丽河南这十年”系列报道之二

  ·蓝天就是幸福——“美丽河南这十年”系列报道之一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