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出圈”记③丨守着一渠清水 俺们的好日子有奔头

2022年09月27日08:54

来源:大河网

阅读提示:这十年,河南一些县市纷纷走红网络,靠着特色产业打造了属于自己的IP,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助推县域经济“成高原”。即日起,大河网策划推出《小城“出圈”记》系列报道,聚焦那些“出圈”的小城,生动反映河南发展巨变,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河网讯 初秋的淅川,青山逶迤,绿意盎然,一泓清澈的丹江水一路向北润泽沿线,碧波荡漾,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修水库、护清水,淅川人二话不说;转产业、造林地,淅川人义无反顾……生态好了,日子也好了,淅川人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护生态——

“只要渠首需要我,我会一直干下去”

9月6日一大早,李国锋背上水壶和干粮,像往常一样开始巡山。沿着崎岖的山路,穿林过涧,查找火灾安全隐患,巡查树木病虫害。

作为淅川县马蹬镇的护林员,李国锋守护山林,18年如一日。

李国锋在巡山

“当时我管护的树只有三五厘米粗,现在已经长到十几厘米粗了!”李国锋抚摸着树干,满面喜色。

淅川石漠化面积达125万亩,且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围,直接威胁水质安全。马蹬镇地处水库北岸,山体白石遍布,植被稀疏。

“对面那片山体,山脊裸露的地方就是石头。”淅川县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周桃龙指着远处的山坡说。

守好一库碧水,持续要靠生态。“去年6月规划建设基地,今年3月底完成栽植,目前山体存活率超过90%,这跟我们的合同造林有很大关系。”周桃龙说。

说起双泉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基地的建设,周桃龙语气里满是自豪。

项目采用三年合同制模式,施工队先管三年,根据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年度拨付工程款。三年后,分区域分地段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让每个护林员都有“管辖地”。

“刚当护林员那会,马蹬镇只有六七个护林员,现在发展到三四十人,基本上每个村都能配一个。”李国锋说。

十来年,护林队伍不断壮大,环丹江水库森林覆盖率从41.4%提升到了54.2%。

“树长大了,山变绿了,也算是为保障一渠清泉做点贡献。俺现在一个月工资一千多,咱拿了良心钱就得干良心活。”李国锋笑着说。

满目新绿惹人醉,生态经济双受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促进水源区群众增收致富,这是我们的目标。”周桃龙说。

顺着周桃龙的目光看去,蜿蜒的盘山公路两旁,一株株五角枫、山杏、山桃昂扬挺立。远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色标语,在满山的青绿色里格外醒目。

“一年基本上有300天俺都在这转悠。”距离马蹬镇40公里外的陶岔渠首,李进群顶着烈日,时不时弯腰捡拾垃圾、维护草木。

“以前一天能拾七八桶垃圾,现在连半桶都没有,环境越来越好,俺可高兴。”李进群老人抬起头,脸上的褶子笑开了花。

1970年,李进群参与丹江口水库引水总干渠和渠首闸门建设,不幸失去右臂。大渠修好后,他心里放不下渠首,每天用左臂夹着铁锹和火钳,提着箩筐,义务在渠首护水、捡垃圾,一做就是52年。

李进群在渠道旁树丛里捡垃圾

“咱要喝清水,沿线老百姓也要喝清水,只要渠首还需要我,我会一直干下去!”李进群说。

像李进群这样的护水员,在淅川还有很多,每一滴“南水”里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2020年4月,淅川整合涉及库区的144项行政执法职权,重新组建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丹江口库区淅川区域海拔172米以下区域综合行政执法及库区周边水质保护工作。”库区综合执法大队执法支队副队长马双武说。

陶岔渠首

淅川科学管理15个乡镇2400多名扶贫公益岗位“护水员”队伍,定期开展培训、督导检查,做到护水员管理科学化、库区环境卫生清理常态化。

输水干渠

经过“重重关卡”,库区的水进入渠首大坝,一路向北输送,在阳光照耀下宛如一条发光的蓝绿色飘带。

谋发展——

“为保一渠清水北上,我们需要转型,也必须转型”

淅川县丰源化工有限公司的旧厂房里,烟囱锈迹斑斑,锅炉落满尘土,曾经的“明星企业”如今破败不堪。

2003年,丰源化工关停,负责人王运斌一直没把厂子卖掉,他想把这里建成遗址公园,纪念淅川人民为南水北调作出的贡献。

丰源化工厂

为守一渠清水,淅川先后关停380多家污染企业,丰源化工就在其中。

企业关停后,淅川县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县里有汽车零部件关联企业87家,年产值百亿元,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在政府资金支持下,我们创办天一减振器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绿色环保的汽车减振器生产企业。”王运斌说。

企业转型成功,工人生活有奔头。

单自伟正在工作

“当时啥都不会,公司让懂技术的工人现教现学,俺才慢慢转到下料工段。”天一减振器车间里,单自伟正在倒角机上操作,手法熟练。

“现在一个月拿3500到3900元,也不耽误家里的十几亩地。”单自伟笑得合不拢嘴。2019年,他在淅川给儿子买了一套房,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为保一渠清水北上,我们需要转型,也必须转型。”王运斌说,去年12月,公司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接下来还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迈向高端制造业。

吃到转型甜头的,还有邹庄村的村民。

“现在盖大棚种草莓,就是想在春节前后上市卖个好价钱。”草莓大棚里,负责人邹玉华拿着铁锹,边挖地垄边说。

邹庄村28座草莓大棚里,处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

邹庄村

2011年6月,全村750名移民从16公里外的油坊岗村搬到邹庄村的新房。

搬家只是第一步,村民想过上好日子。2014年后,邹庄村利用移民村产业发展资金,从传统农业转型发展,建设丹江绿色果蔬园基地,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

“村里统一承包土地,再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资源集中到合作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说。

邹庄村村民正在草莓大棚挖地垄

近年来,邹庄村流转土地652亩,种植猕猴桃、葡萄、莲藕等,吸纳300多名村民就业,今年又新盖了草莓大棚。

“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邹玉新说,草莓种植合作社鼓励村民自愿入股,每人每股本金1000元,现在全部村民基本都入股了。

邹会彦在自家小院里

邹庄村委会副主任邹会彦一次性就入了15股,他说:“草莓种植产业前景收益确实不错,下步收益远不止这些。”

同样从传统农业转型的还有附近的张河村。

“马上头茬的果子就能摘了。”仁和康源软籽石榴基地负责人王兰光望着满园用白色套袋包裹的石榴,白色的小灯笼点缀在枝头,映衬出即将丰收的景象。

“以前种辣椒,现在种石榴,这十年变化大着呢!”全国人大代表、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说。

渠首附近的张河村,曾以种植辣椒、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传统农作物要施肥、用农药,易污染水质。2004年,张河村决定整村流转土地,开始种植软籽石榴。

全国人大代表、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

“土地流转后,一地生三金。”张家祥介绍,农田流转获租金、就近打工挣薪金、售卖经营赚现金。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农户收入,保护了水资源,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  

专家观点——

向绿水青山要效益 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

河南省社科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韩鹏认为,淅川克服库区及水源地生态保护的限制,努力转变思路、更新观念,积极向绿水青山要效益,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是全县人民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成就。

韩鹏认为,淅川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三点:高度重视水源地生态保护,在政策支持下,把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带动群众从事护林、护水等公益性劳动增收致富;探索绿色经济“两山”转化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促进绿色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起以汽车零配件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集群,引进龙头企业,增强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活力。

记者手记

什么是好日子?有盼头、有奔头的日子就是好日子!一渠水、一群人、一份守护,流淌着淅川人的付出、汇聚了淅川人的期待。守护一渠清泉的淅川人身上,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勤劳致富的奋斗精神。如今的淅川,生态环境越来越优,生态产业渐成“气候”,群众好日子有奔头,绿水青山真正成了群众致富的靠山。


策划:李敬欣 张培君

统筹:娄恒 郭同欢 范昭 薛小磊

文字:谭敏 王晓颖 陈静

视频:马绍坤 魏凯(实习生)  

海报:赵原歌

协调:薛小磊 

鸣谢:淅川县委宣传部


相关阅读

小城出圈①丨一个港口带火一座城 淮滨迈向通江达海新时代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