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顶山市图书馆少儿阅读空间,一位小朋友在阅读图书。本报资料图片 张建新 何五昌 摄
游客在修武县大南坡艺术中心欣赏画展。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王铮 摄
许多年轻人已养成到书店阅读的好习惯。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邓放 摄
在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孩子们现场展示了河洛大鼓、剪纸、皮影戏、陶艺、篆刻等非遗技艺。本报资料图片 张光辉 宁莉 摄
□本报记者 温小娟
参加河南博物院“国宝守护人”培训班、打卡郑州博物馆百年考古大展、去图书馆做非遗手工、到美术馆看一场展览……这是一位郑州“80后”妈妈为孩子制定的国庆假期“计划”。
看似一份小小的“计划”,折射的却是这十年来我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华丽蝶变。十年间,我省持续探索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切实保障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权益。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空前丰富,人民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打造家门口“文化圈”
9月25日上午,走进平顶山市石龙区鹰城书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标语瞬间映入眼帘,阅览室宽敞明亮,干净的桌椅一字排开,数千册图书摆放有序,汝瓷、五谷画等非遗文创点缀其间,浓郁的读书气氛扑面而来。当天恰逢周末,家住附近的陈女士陪着儿子在这里看书,女儿在隔壁文化馆学习跳舞。她笑着告诉记者:“今年4月,区里把城市书房和文化馆分馆开到了家门口,再也不需要为孩子们大老远看书、跳舞来回奔波啦。”
把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等开到最基层的地方,是我省着力打造家门口“文化圈”的重要举措。
今年8月,位于南太行大山深处的省图书馆第一家乡村分馆“周窑十八坊图书馆”正式开放。“现在每天都有不少村民来这里看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大家的精气神越来越好。”焦作市中站区文广旅局局长冯霞说。
标准化、均等化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384个,公共图书馆166个,文化馆205个,公共美术馆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47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万多个,按照规定实现免费开放。如今,到图书馆看书、去文化馆听课学艺、到美术馆看展打卡,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
此外,全省各地不断探索拓展新的服务空间,在城市广场、公园、街道等地,1500多个智慧城市书房、朗读亭、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遍地开花,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为群众提供了优质文化服务。
多彩文化活动“热起来”
“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石窟里的绝唱——中原黄河沿岸石窟造像高浮雕拓片艺术展”“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自9月18日2022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活动启动以来,一场场黄河文化盛宴成了微信朋友圈中频频出现的“风景”。
同样火热的,还有今年“喜迎二十大欢乐进万家”河南省十大群众文化活动,直接参与广场舞、戏曲等各类赛事活动的群众达1200万人次。如今,群众参加文化活动不仅愿意当观众,还愿意当演员、当创作者,他们登上舞台当主角、唱大戏,尽情展现自我,秀出无限惊喜。
这两年,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合作社”为载体的乡村文化建设新模式,为乡村文化能人、农村群众提供了才艺展示大舞台,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引擎”。比如,登封市垌头村以农民合唱团为基础成立文化合作社,让农民入股自建乡村剧场,打造沉浸式体验剧《再现朝阳沟》,已演出300余场,充分展现了中原儿女新风貌。
文化为民,文化共享。为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我省相继打造了“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百城万场”“群星耀中原”“出彩河南人”“书香河南”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与此同时,通过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惠民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在全省开展的总场次达到了50多万场,累计服务8000多万人次。”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副处长霍松园说。
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
想了解图书馆讲座、文化馆演出、博物馆展览等相关信息吗?如今,只要打开“文化豫约”“百姓文化云”等微信公众号,动动手指就能一手“掌”握。
点开“百姓文化云”,舞剧《水月洛神》、话剧《红旗渠》、杂技剧《槐树爷爷》以及河南民族乐团专场音乐会等各类文艺演出,足不出户就可以“云”观赏。
“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是评判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信息不对称是个难题:一方面,总有居民说不知道有哪些文化活动在举办;另一方面,文化场馆却抱怨人气不足。而一些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的文化服务项目,市民也未必喜欢。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省启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菜”转变。整合全省公共文化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文化资源形成“超市化”供给、“菜单式”服务,上线“文化豫约”“百姓文化云”等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将文化产品和服务直接呈现在市民眼前,实现文化活动预约报名、文化场馆预订使用,“订单式”的服务有力推动了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和百姓文化需求精准对接。
更为重要的是,文艺展演、专题讲座、艺术慕课等优质文化资源,可以从“云端”直达“指尖”,编织成一幅幅覆盖城乡的亮丽风景,让城乡居民同步共享。
专家点评
河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时 明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保障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10年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河南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引领全省公共文化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20年,河南已建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0年来,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河南以城市书房建设、新型文化空间建设为载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进工厂、进社区,开展“嵌入式”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方法,阅读、研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备受推崇。
与此同时,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社会化、品牌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群星耀中原”“出彩河南人”“百城万场”“书香中原”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响当当的惠民文化品牌。启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整合公共文化各类资源,上线“文化豫约”等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优质文化资源不再被山水相隔,城乡群众能同步分享文艺展演、专题讲座、艺术慕课等文化产品,从“云端”到“指尖”,越来越便捷。
为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乏力和后劲不足的问题,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兴旺同频共振,全省各地探索建立了“文化合作社”,已成为基层文化发展与产业振兴的新平台、新阵地。
如今,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河南各地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正积极探索建设新型文化空间,纷纷走出“家门”在景区及文化产业区设立特色分馆,开展“交互式”的文化惠民活动,探索文化为旅游赋能新形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文化的力量。
(本报记者 温小娟 整理)
亲历者说
用艺术点亮乡村
□河南省美术馆馆长 于会见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精力去做“‘用艺术点亮乡村’流动美术馆”这件事,我想应该是源于内心深处深藏多年的那一份感动。
那年我12岁,还在读小学。县里文化馆举办45天免费美术班,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当我敲开校长办公室的门请假时,他坚定地说:“一定要去!学完以后咱们学校的黑板报就交给你了!”
校长的话重重落在我的心上,时至今日我仍深深感激。如果没有他的鼓励与支持,也许我会错过与美术结缘的一生。我想,一个故事、一个细节或许能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做流动美术馆的原因。当我们把馆藏画作带到村里让孩子们欣赏时,或许不经意的一眼,就种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成就了未来优秀艺术家,又或者画中传递出来的精神激励了他的一生。
10年来,让我感受颇深的是,来美术馆看展成了大家追求艺术的新风潮。如今,无论是在国家出台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还是贯彻落实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为此,河南省美术馆并没有把脚步停留在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展览上,而是将视角对准乡村,希望通过美术馆的力量重振河南农村美术,把美育渗透到乡村振兴之中。
2019年,我们启动了“用艺术点亮乡村”公共教育项目,包括“乡村美育行走计划”“乡村美术人才培训”“乡村振兴美术创研基地及展示”“乡村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板块,运用艺术的思维、理念与手段来唤醒、激活、赋能乡村,增强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和自身造血功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河南省美术馆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用艺术点亮乡村——河南农民美术培训项目”招收50名农民艺术家进行培训,希望他们成为今后农村美术工作的组织者,而不是单纯的画家。这些经过培训的农民艺术家,撒出去就能影响一大批人。这就是河南省美术馆今天振兴乡村美术的意义。
(本报记者 温小娟 整理)
这十年,书香满城
□南阳市图书馆馆长 周献红
2012—2022年,这十年,是南阳群众文化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年。
2012年之前,图书馆因经费等诸多因素,每年新增图书甚少,读者寥寥无几。
而就在2012年,国家提出所有公共图书馆要实现免费开放,并给予经费支持。自此,图书馆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小孩把图书馆作为圆梦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到图书馆“充电”汲取“营养”。
更令人振奋的是,2014年“倡导全民阅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助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步伐。就南阳市图书馆来说,2016年组建少年儿童工作部,图书馆小读者到馆量逐步占据全馆读者人次的69%以上,每年读者办证量突破万人。2019年南阳市图书馆的接待读者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外借图书首次突破50万册。此情此景,作为一名图书馆员,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2020年12月30日,一座3.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南阳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开放,明亮舒适的阅读环境、品类齐全的图书,迅速成为百姓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当前,南阳图书馆馆藏纸质书已达103万册、电子图书84TB,办理读者证已达9万张,是2012年读者证1680张的53倍。2021年图书馆接连出现单日到馆读者突破1万人。作为新馆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广大市民对阅读的渴望。一位老读者也感慨:“新馆开放后一座难求,想到图书馆阅读得早点来排队,太火了。”
这十年,南阳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图书馆、校园书店、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15分钟阅读文化圈”逐步形成。城市乡村、街头巷尾,一座座为群众精心打造的“精神粮仓”遍地开花,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温小娟 整理)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
●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384个
●公共图书馆166个
●文化馆205个
●公共美术馆8个
●乡镇(街道)文化站2478个
●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万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