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晓琪 冯军福 王向前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高雅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纯真孩子绽放的笑脸,幸福是热血青年梦想的实现,幸福是白发老人老有所乐,幸福是困难群体难有所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中原百姓。
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强调,要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省长王凯强调,河南有1亿人口,任何一项民生问题乘以这个人口基数,都是大事情、大民生。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十年,是河南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十年,也是河南人民生活更为富足、更有品质、更加美好的十年。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幸福河南”的民生底色越擦越亮。
教育优先,夯实幸福基石
今年暑假,安阳县北白璧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拆装鲁班锁、搭建建筑物、制作小玩具……暑托班上,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北白璧中心小学是安阳的一所乡村小学。今年,“暑托班”第一次出现在孩子们的暑期中。不同于日常上课时的一板一眼,暑托课程更注重素质教育,机械课、建筑课等课程丰富有趣,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
北白璧中心小学的探索实践,是我省持续创新改革、破解教育难题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十年来,河南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官方带娃”有料又有效。2020年,为解决中小学生“接送难”这一困扰家长多年的难题,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取得了较好成效。营养午餐方面,除郑州外,洛阳、南阳等地也已启动午餐供应工作。以南阳为例,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已有171所学校实现午餐供应,占比55.3%。
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围绕“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的总目标,坚持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联动,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强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2021年,全省实现“营改非”、“备改审”、资金监管、课后延时服务等“四个全覆盖”,提前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年度责任目标。
十年来,河南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拿出百亿元资金,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遴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培育“双一流”建设后备军;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不再文理分科,实行“3+1+2”模式;消除“大班额”,实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我省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重点,以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步伐。
十年来,河南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全面打赢了教育脱贫攻坚战,控辍保学历史性地实现了动态清零,累计发放学生资助经费674亿元,资助学生7219万人次;投入资金方面,仅2020年全省教育总投入就达2802.2亿元,比“十三五”初增加1061.1亿元,增幅60.9%;投入构成方面,2021年各级教育经费投入中,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最多、增长最快、效果最好……这一串串数字,显示出我省近年来教育投入稳步增长,各项教育事业发展得到有力支撑。
教育是关乎千家万户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和人民的热切期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十年来,我省紧握改革之钥,筑牢公平之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省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实现全方位、系统性的整体提升,交出了一份出彩答卷。
基础教育,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
截至2021年年底,我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0.8%、96.1%、92.5%、97.13%)分别比2011年年底(55.5%、90.8%、90%、83.16%)提高了35.3个、5.3个、2.5个、13.97个百分点,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158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河南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信息化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随着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我省义务教育工作重心已由“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
高等教育,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
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推进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优化调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3.13%,比2012年提高25.91个百分点,河南学子拥有更多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实现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职业教育,从谋求饭碗到追求梦想。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夯实。我省中职规模长期稳居全国第一,职普比不低于4.2∶5.8,实现了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质扩容。6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双高工程”,支持建设了34所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54个高水平专业群。本科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以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高校为主体,带动11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新设职业本科专业点21个。
十年披荆斩棘,十年繁花似锦。今天,河南教育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们对美好教育的需求也得到了升级,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建校舍”到“建名校”,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河南步履不停。
一人不落,筑牢幸福底线
“以前吃完饭没地儿去,要么下楼溜达一圈儿,要么在路边打个扑克。现在社区有了养老服务中心,里面有吃有喝还有戏听,美着哩。”9月7日,家住周口市淮阳区五彩社区的苏菊英老人开心地告诉记者。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养老问题既是“家事”,更是“国事”。截至目前,我省65岁及以上人口138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99%,河南已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
十年来,我省将“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先后出台《河南省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施办法》(修订)《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我省已形成“一条例一规划一意见若干措施”的政策框架和标准体系。
围绕“养得了”,大力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1.6万个,拥有养老床位53万张,比2012年翻了一番。
围绕“养得好”,积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已建成17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服务1410万老年人,老人可通过手机“一键下单”,定制个性化服务,足不出户享受到有品质的养老服务。已建成运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53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894个,分别占全省街道和社区总数的82.2%和93.5%,日间照料、临时托管等多样化养老服务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和医养结合发展的短板弱项,我省加强部门联动,积极探索创新,在全国做到了“三个率先”:率先成立省级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和质控工作体系,建立智慧化质控平台;率先制定省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积极发挥“指挥棒”“风向标”和考核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率先开展由省财政支持的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综合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医养结合机构,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十年来,我省时刻牵挂困难群体生活,兜住兜牢各类困难群众民生底线。
“同志你好,俺家4口人享受低保,这个月的低保金多了840元,咋回事?”前不久,有低保户向宝丰县民政局服务热线咨询。工作人员回复:“县里刚为每名低保对象增发了一次性生活补贴210元,你们家多收到的钱就是这笔生活补贴。”
7月初,我省出台政策,为全省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每人增发210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过去十年中,我省年均下拨省以上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00亿元,有效保障了400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连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从2012年的月人均260元、年人均1500元提高到目前的630元、5040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从2012年的年人均1990元提高到目前的8190元;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7.95亿元,救助帮扶202.5万人次。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4.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5146.4万人次。
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的同时,基本民生保障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
积极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形成了由6616个“儿童之家”、2500多名儿童督导员、5万多名儿童主任组成的基层儿童关爱工作体系;全面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惠及97.5万生活困难残疾人和119.1万重度残疾人;实施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惠及228.7万名老年人……
十年来,我省圆满完成兜底脱贫任务,有力有序衔接了乡村振兴战略。
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兜底保障筑牢幸福底线。
将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作为重要兜底脱贫措施,实现特困人员、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政策与低保、扶贫政策的全面衔接;在脱贫攻坚战中,将全省146.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92%的未脱贫人口通过社会救助进行兜底保障,助力特殊困难群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全省完善了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建立了覆盖城乡、科学规范、应保尽保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
拔穷根、重“造血”,特殊困难群体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举措,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基础上,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一户纳入监测一户,做到应纳尽纳、精准帮扶、稳慎退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重在监测兜底,拓展则需向产业发力。
洛阳市新安县磁涧镇礼河村种起了大樱桃,去年户均收入两三万元;新县田铺大塆发展起乡村旅游,“老家寒舍”游客不断,“不秋草竹编”备受青睐,各种特色民宿和创客店铺生意兴隆……我省通过实施田园增收、养殖富民、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带动脱贫群众增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为特殊人群敲开“幸福之门”,河南一直在加码提速。
技能立身,敲开幸福之门
9月29日,武汉铁路局江岸车辆段制动阀检修工作区,河南姑娘陈佳正在全神贯注地给车辆制动阀做“康复手术”。拥有一技之长,能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陈佳感到很幸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在这个技能人才的黄金时代,技能越高,就业底气就越足。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就业服务,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十年来,我省用心用情保就业稳就业,全力以赴提升劳动者技能,使就业真正成为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础、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政策加持,让更多人有活干、有钱赚。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将促进就业融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在重要经济政策、重点发展规划、重大决策部署等各个环节。
统筹推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工作首位,以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为着力点,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拓展多元化就业领域,促进市场供需衔接,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十年来,全省高校毕业生年均就业45万人以上,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持续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招聘,推动劳务输出。持续抓好困难群体就业,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十年来,全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389万人,年均保持在130万人以上,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强;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9万人,年均保持在60万人以上。
技术赋能,搭建好技能成才、人生出彩的舞台。
汝南县三桥镇贺屯村村民王欢有两个孩子,公公得了尿毒症,爱人陪护无法工作,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今年3月,王欢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免费养老护理学习,很快在上海找到一份月薪7500元的工作。
26岁的张志路痴迷计算机技能,上班几个月就拿到了助理级架构师、系统管理员等技能证书。很快,他被郑州一家公司“挖走”,每月工资比以前多了4000多元。
大国之路,匠心筑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关心技能人才,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许多场合、多个会议反复强调要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十年来,我省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全省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升。截至2021年年底,我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012.47万人,较2012年增长511.11万人。
2014年、2017年、2021年,省政府三次与人社部签署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共建协议,重点加强河南职业培训基础建设、培训能力,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59个。省财政累计投入24.27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投入175亿元,建成省级技能培训基地612个。
特别是2021年,省委、省政府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大规模开展“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技能河南建设蓝图已绘就:到2025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00万人次,全省持证人员总量达到3000万人;到2035年,从业人员基本实现“人人持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技能河南”目标。更多年轻人将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打开成功成才的大门。
人生出彩,钱袋子也要鼓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连续6次提高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从2012年到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4%,截至2021年年底,最低工资标准已达到当地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劳动者得到更多实惠。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22年新年贺词里,“人民”二字重若千钧,真挚情感催人奋进。
回望十年,河南民生成绩单可圈可点。展望未来,民生改善依然任重道远。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干,着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河南正奋笔疾书,书写着更有温度、更加出彩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