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祠 一张方 一个梦 刘海燕:在医圣故里传承中医药文化

2022年12月28日16:1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记者 莫韶华

拍古树,赏凌霄,研习《伤寒杂病论》,关注中医药发展,打开南阳市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的朋友圈,给人感觉倍有干劲,每天不是在医圣祠,就是在宣传医圣祠的路上。

距离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医圣祠考察调研已经一年七个月了,但是刘海燕回忆起那全程陪同的1个小时,历历在目。

时至今日,刘海燕每天清晨依然会7点准时走进医圣祠,那条路不知走了多少遍,但和一年前相比,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自己的心境,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近日,刘海燕带记者再次开启医圣祠那扇肃穆巍峨、汉阙雄矗的大门,寻找医圣张仲景医者仁心的故事。

医者仁心,从医圣祠大门说开去

大门上郭沫若1959年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笔法苍劲,雄浑有力。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理石照壁,长宽3.5米,照壁上刻写的是已故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生动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对中医药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因为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均没有张仲景的传记,民国时期革命家、医药学家黄竹斋为了写此传记,专程来到南阳医圣祠调研,挖掘资料,才得此篇。”刘海燕介绍称。

照壁两侧是著名学者任应秋题写的对联:上联是“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阴阳有三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三阴三阳,“辨病还需辨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必须依照辨证论治的学说,找出病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医相无二”意为医生和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则治国;“活国在于活人”指的是“上医医国,下医医病,中医医人”,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这种理念刚好与我国现在的‘健康中国’行动不谋而合。”刘海燕为记者解释道。

总书记曾站在此照壁前认真阅读,并且在医圣祠暨张仲景博物馆副馆长杨磊讲到“三阴三阳”时脱口而出“六经”。

进入祠内,首先看到十大名医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似在讲述千古医海故事。总书记对皇甫谧、葛洪、岐伯、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名医的生平贡献十分熟悉。

大爱无疆 医圣张仲景的行医之道

面对肃穆的张仲景雕像,刘海燕和杨磊为总书记讲述了张仲景“坐堂行医”的故事:他是史上第一位“坐堂医”。

汉献帝建安年间,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恰逢民间遭遇瘟疫,为拯救长沙黎民百姓,他在繁忙公务中挤出时间,继续探索,寻求良方,给当地百姓治疗疾病。但朝廷有规定,官员不能随便进入民宅。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于是张仲景让衙役贴出告示,择定每月初一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为百姓看病。

此举在当地产生了强烈反响,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拥戴有加,时间久了便成惯例。

后来人们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一张方桌,一方脉枕,凭精湛医术、行医经验,望、闻、问、切手段为病人治病,前堂开方,后堂抓药,沿袭千年,直至如今。

民间佳话 从“娇耳”到“饺子”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对于很多南阳人来说,冬至到医圣祠吃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不仅是味蕾上的满足,更是祛除病灾、传承文化的有意之举。

在医圣祠过殿里,吃娇耳、思仲景的千古佳话告诉所有前来参观的客人医圣张仲景的医者仁心。

2000年前,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回到家乡。他在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百姓在天寒地中忍饥挨饿,甚至冻烂耳朵,十分心痛,让人在南阳东关搭棚架锅,为穷人们分发抵御寒冷的衣物、食物和药物。

这所谓的“药物”就是精心研制的“祛寒娇耳汤”——将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作馅包成耳朵的形状,放锅里用原汤煮熟食用。

人们喝下祛寒汤、吃下娇耳后,浑身发热,两耳变暖。后来,人们把“娇耳”叫做“饺子”。每到冬至,人们都要吃饺子,在纪念和感恩中,在传播和弘扬中,仲景文化直抵人心……

三药三方 中医抗疫的伟大成功

走进大殿,褐黄色的《伤寒杂病论》经方布满墙面,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这次临床筛选出的“三药三方”,就是从这些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

三药在现代中医上分别是指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和血必清注射液;三方则是指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和宣肺败毒方。

刘海燕经常回想起2020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河南籍的学生在抗疫伊始就启用中医,离南阳越近,他们对《伤寒》经方、‘六经’理论的认识越深刻。从最开始的‘大药漫灌’到后来的一人一方、一人一册,中医药对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恰好印证了中医‘六经辨证’的灵魂所在。”

在后祠,看到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时的题词碑刻“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时,总书记和大家交流,“原来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西医团建工作已经上升到统一战线的高度。”

在领导中国战“疫”的伟大历程中,总书记多次就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肯定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贡献,“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中医药功不可没,并在同疫病斗争中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至今依然是中医药学生的必读书目,代代相传。

文化地标 医圣祠文化园建设按下加速键

因忙碌而感叹时间飞逝,因鼓励深知责任重大。一年来,刘海燕几乎“舍不得睡觉,顾不上吃饭”,他戏称变化最大的是“活动范围变大了”,从原来的18亩到689亩了。

 “眼前的医圣祠总面积只有18亩,在明清时期极盛之时,面积比现在的30倍还大。”刘海燕说,为打造仲景文化形象,持续打响仲景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园区,打造南阳地标性建筑,吸引中医人士交流学习,南阳近年来一直在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医圣祠文化园暨张仲景中医药博物院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于2021年3月正式奠基,以医圣祠为核心,一座集馆、院、祠于一体的文化园正在建设,包含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仲景书院、中医药体验馆、仲景国医馆、中医标本馆等十八大景观,分别为“文化传承区”和“产业发展区”,集文化旅游、商贸观光、诊疗康养、科技创新等功能于一园,建成后将恢复到明清时期的规模。

2022年5月12日已完成中轴线主要建筑主体封顶,力争2023年5月12日医圣祠文化园一区开园。

从医圣祠到艾草,从仲景经方被列入中医抗疫方剂到“南阳艾”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仲景故里,更多中医药的出彩故事还在续写。

花草绕径,肃穆庄严,每每回想折回途中,总书记感慨地说,“医圣张仲景在历代名医之中,地位十分独特,享有崇高的声誉”,刘海燕总是干劲十足,这不,早上6点,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来,他立刻起身,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编辑:张龙(小)  审核 :银新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