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一把“水芹”富了一方人

2023年01月26日2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江苏宜兴:一把“水芹”富了一方人

  中新网宜兴1月26日电 (记者 孙权)水芹作为春节期间的“必备菜”,在长三角地区颇受民众欢迎。在老一辈的人看来,过年时吃上一口水芹,寓意一年“勤勤恳恳、健健康康”。

  江苏省宜兴市万石镇后洪村,是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也是远近闻名的“水芹村”。该村的水芹种植规模和产值均位居江苏省前列,当地所产“万石水芹”先后荣获“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等荣誉。

  一把“水芹”富了一方人。今年春节期间,中新网记者驱车前往后洪村,聆听“万石水芹”创始人谢玉西靠着一把“水芹”带领乡亲致富增收的故事。

  车子行至后洪村路口,只见一条沥青路村道美观大方,道路两旁村居布局错落有致,道路中间红、黄、蓝三色标线平行相映,向前延伸。一路上,不断有拉着水芹的车辆迎面驶过。经村民指引,中新网记者在一处水芹生产基地里找到了谢玉西。

  1957年出生的谢玉西是万石镇的名人。2006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乡亲采用股份合作的形式引进水芹种植,自此开启了“万石水芹”从无到有、从小众到“网红”的历程。

  在多年的实践中,谢玉西也逐渐成长为种植水芹的“土专家”,其毫无保留地把水芹种植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农户,帮助他们致富增收。最初的几年,在谢玉西的带领下,后洪村30多户种植户尝到了种植水芹的“甜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水芹在我们这一带特别受欢迎,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买着吃。毫不夸张地说,过年时其他菜可以没有,水芹是一定要有的。”说起为什么选择种植水芹,谢玉西打开了话匣子。

  谢玉西说,刚开始种植水芹时,自己心里也没底。一方面是缺少经验,怕种出来的水芹不好吃。另一方面是没有市场,种出来的水芹不知道卖给谁。

  “缺少经验,我们就多实践、多学习,积极联系高校专家,请他们到田间地头‘传经送宝’;没有市场,我们就一家菜场一家菜场去跑,主动联系客户,请他们先吃后买。”回忆起创业之初,谢玉西感慨万分。

  因为能吃苦、肯动脑,谢玉西等人种植水芹获得了成功:一亩地一年可以有上万元的收入,比起种植其他常见农作物强多了。

  看到谢玉西种植水芹有收获,后洪村不少农户也动了心,积极加入到种植水芹的行列。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后洪村的水芹种植户已由最初的30多户发展到120多户,水芹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年产量有18000多吨、产值超1亿元,带动了周边500多名农户实现致富增收。

  通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万石水芹”已美名远扬。后洪村村民周师傅说,该村的水芹名气大,不愁销路,出了水就有人要。“我和老伴种植水芹多年,现在小儿子也在家帮忙‘搭把手’,总体来说效益还不错。”

  因种植水芹收益较高,不少后洪村的水芹种植户在宜兴市里、万石镇上买了房,有的还买了车。

  随着“万石水芹”知名度越来越高,后洪村水芹产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依托宜兴市丰汇现代农业产业园,后洪村建设了水芹交易市场,并形成了集初加工、冷链物流、水芹分拣综合处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于一体的产业链。

  为了让“万石水芹”走出去、走得远,后洪村还积极发展“互联网+”电商营销,通过益农信息社、科技服务超市,整合各类线上平台资源,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拓宽水芹销售渠道,探索生鲜水芹在线销售。

  去年,在谢玉西和村委会的努力下,10多位外地水芹种植户也受邀“加盟”后洪村,参与“小水芹大市场”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与后洪村传统种植方式不同,这些外地水芹种植户采用的是“水芹+茭白”套种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带动了后洪村茨菇、荸荠、莲藕、茭白等“水八仙”的生产。

  谈及未来的发展,后洪村党总支书记沈洁表示,今后该村还将积极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养生等多种业态,着力推进农旅结合。同时,依托太湖水芹研究院,致力于良种培育、植株病虫害防治等,推动水芹产业规模化、专业化、融合化发展。(完)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