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东 祁道鹏
车间内,农民成为产业工人,飞针走线熟练“织网”;园区中,运营人员鼠标轻点“触网”,以订单链接广袤市场……初春时节,西平县专探乡渔网渔具电商产业园里,一派繁忙景象。
“上班就在家门口,有钱赚,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2月26日一早,水泉汪村村民陈云香便来到产业园打卡上班。和她一样,附近村镇有150多名乡亲在此稳定就业。
“我们发掘利用本地渔具传统产业优势,招引渔具龙头企业入驻、与中铁物流合作建设智能‘云仓’,‘触电织网’延链打造全省唯一以渔网渔具为主导的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园。”专探乡乡长吴晓东介绍,等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吸引入驻企业40家,年营收预计超过8亿元。
建设现代化河南,大头重头在“三农”,潜力活力也在“三农”。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找准推动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以来,立足统筹县域富民产业发展,驻马店在全市引导有条件的中心镇建设“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乡村振兴产业园,打造联动城乡的优势特色园区,推动形成“县城经济开发区、乡镇乡村振兴产业园、中心村产业车间”分工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探索农业大市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园怎么建?
打造“一园一品”,引龙头兴业态。立足县域、乡镇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经济基础等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突出抓好“订单农业”、特色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乡村新型服务业,吸引行业龙头入驻,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格局。
加速“三产融合”,补短板聚链群。着力推进产业园建设中,驻马店市坚持优“一产”、强“二产”、旺“三产”,发力绿色优质产品生产,引进深加工项目并加快推动农工贸、产加销有机衔接或农文旅结合、产村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紧密利益联结,“链”农稳固增收。驻马店市在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园中,采取土地流转、就业务工、“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力求与所在区域30%以上的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将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着力点在乡镇,带动点在农村,通过引龙头、配能人、上项目、促发展,引导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倾斜,各类资源向乡村产业集聚,进一步补齐乡镇产业链的短板,在联农助农中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常科表示。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的同时,驻马店市还着力破解“钱从哪里出、地从何处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
在平舆县西洋店镇,依托当地丰富的畜牧养殖资源,瞄准市场前景广阔的预制菜食品行业,正加紧建设速冻糕点、牛羊肉分解生产线和调理肉产品研发中心。
“一期项目用地78亩,是将镇上废弃的农村高中拆除重整以盘活土地资源;8000多万元的标准化厂房建设,部分来自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后期企业承租并进行差异化收益分配。”该镇镇长杨永超说,产业园投产后,在提升地方税收的同时,还将项目收益的5%用于发展壮大全镇19个村委集体经济。
“人气带来生气,‘回归经济’也蓬勃发展。”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平舆县委书记赵峰介绍,在示范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园的过程中,当地招引来自山东、广州等地10位平舆企业家返乡入驻发展。坚持多措并举,唤醒乡镇老村委、老学校、废旧厂房等“沉睡资源”,引来金融机构、县投融资平台及社会资本投资等“金融活水”,还将县域支柱产业配套企业下沉园区,着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一颗番茄引领设施农业之先,汝南培育壮大番顺番茄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全县165个村紧密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一粒芝麻上做精“三链融合”文章,平舆县东皇街道精心打造世界芝窗白芝麻科技创新产业园,聚力形成集白芝麻加工、贸易、研发、物流和冷链仓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目前,驻马店在全市中心乡镇区域已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22个,入驻项目67个,产值达120亿元,初步形成县城、乡镇、村庄互促互进的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新局面。
“乡村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村、农民,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要以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为抓手,穿珠成链、连点成线,纵深打通并做优做强县乡村三级产业体系,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培育农村新产业新模式,助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让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乡村,更多的增值收益留给农民,用心答好乡村振兴关键题。”驻马店市市长李跃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