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陈志伟:深入推进“1335”工作布局 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信阳力量

2023年03月08日16:18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踏上新征程,奋楫再出发。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政府网联合各省辖市(示范区)政府网、大河网,邀请各地市长参加“2023拼出彩”主题访谈活动,通过“市长声音”,展示全省各地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全面推动建设现代化河南的行动和举措,共绘出彩中原新画卷。

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 陈志伟

经济增长7%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97%,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信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2023主要预期目标公布。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陈志伟在接受河南政府网采访时说,未来,信阳将深入推进“1335”工作布局,全力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坚持走生态优良、生产高端、生活更好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变成美好现实。

据介绍,信阳市“1335”工作布局,“1”即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3”即明确三大定位,即“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大别山(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区”。实现三个突破,即在思想观念、营商环境、基层基础上实现突破。“5”即突出“五个着力”,即着力产业绿色崛起、花园城市建造、乡村振兴扛旗、推进交旅文创出彩、推进品质生活引领等。陈志伟表示,“1335”工作布局是信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行动指南。

聚焦“1+1”产业布局

推进产业绿色崛起

信阳市聚焦“1+1”产业布局,抓存量、扩增量,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破冰抢滩。一方面链主引领、聚链成群。依托杭萧钢构、万华生态、明阳智慧能源、信钢、谷麦光电等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绿色大家居、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时尚纺织、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以集群强产业。如何确保重点企业稳步运行?陈志伟说,“对于重点企业,今年我们建立了‘周一见’机制,每周一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确保30家骨干企业能够正常运行、形成对工业经济的稳定支撑,20家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能够彻底脱困解难,50家边缘规上企业能够稳定在轨运行,稳住工业基本盘。”

一方面招大引强、扩大增量。据了解,信阳市在今年正月初八就召开了全市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大会,明晰招商任务、招商举措,底线目标是每年力争引进超100亿元、50亿元项目各1个,各县区每年力争有1个超10亿元、确保有1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全年签约主导产业项目320个以上、开工29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陈志伟介绍,信阳市持续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实施提质升级行动,每个开发区储备标准地1000亩以上、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充分保障项目落地。市级层面重点抓好信阳高新区、经开区发展,助推中心城区起高峰。突出抓好豫东南高新区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超100亿元、落地产业项目10家以上,交出豫东南高新区成立首年的优秀答卷。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打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成国际花园城市,全力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如何建成?陈志伟介绍,我们将提速片区开发,完成浉河景观带一期、三期工程,推进未来人居科创城中环路、外环路、市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建设高铁CAZ国际甲级写字楼、华信商业广场、美好未来社区,推进“雷山匠谷”信阳技师学院、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信阳科技学院建设,让“一带三区”出形象、有亮点。同时,2023年,信阳市将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施棚户区改造29个,改造老旧小区100个以上,再打通10条以上断头路,完成羊山新区东西绿廊建设,中心城区全部完成“一户一表”改造,持续对燃气管网、供排水管网、污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协同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城市宜居、韧性、智慧水平。此外,今年还将重点借力、聚力办好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通过“一节一会多场景”,充分展现信阳的美好生活、美好未来,助推城市发展和品牌塑造。

持续深化“十百千万”工程

推进乡村振兴扛旗

信阳是农业大市,2023年,信阳市将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2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10亿斤以上,落实“四个不摘”,健全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陈志伟说,信阳市持续深化“十百千万”工程,加快示范区一二三产融合,加强特色产业培育,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有序推进一村一规划,重点抓好垃圾、污水、户厕整治,探索“投融建运”一体化信阳模式。

具体来看,未来,信阳市将聚力打造特色示范,振兴“两茶一菜”,改造提升国家级茶叶市场,积极申报“信阳油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升级“多彩田园”,因地制宜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推动“食尚信阳,道地食材”品牌向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深耕;创新头部企业联农富农模式,构建“政府+企业+银行+农民(合作社)”合作体系,建立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用好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块“试验田”,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着力破解乡村振兴推进中的难题,努力在乡村振兴上走在全省前列。

持续完善立体交通网络

推进交旅文创出彩

在采访中,陈志伟说,“我们持续以构建全域旅游交通网为牵引,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促进交旅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信阳市持续完善“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沿大别山、信随等7条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力争沿淮、上蔡至淮滨高速公路开工,续建G312潢川县城至大广高速连接线改建等9条国省干线公路,新建G107驻信交界至龙井段一级公路,实现G107、G312一级公路全线通车。推动全域“四好农村路”建设,建成“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600公里;全力推动南信合高铁、京港台高铁阜阳至黄冈段开工建设;加快实施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息县段、淮滨至三河尖固始段航道提升工程,启动信阳港·淮滨中心港集装箱码头建设;推进明港机场(二期)改扩建,开工建设潢川机场、商城通用机场,全年完成交通项目投资140亿元以上。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信阳市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农旅融合、菜旅融合、康旅融合,打造红色文化、根亲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IP,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实施大别地画等67个文旅融合项目,建设鸡公山国际文化交流社区和南湾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信阳段)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鄂豫皖苏区首府、西九华山5A级景区创建,城阳城、黄国故城等重要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展示。全面完成百家主题民宿示范工程,建成全省最大的民宿产业集聚区。依托大别山红色教育资源、青山绿水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游,力争接待研学游客超过800万人次。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推进品质生活引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信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省市民生实事,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陈志伟介绍,近年来,信阳市大力实施“雁归来”工程,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2023年,确保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全力打造基础教育信阳品牌,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覆盖,今年要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区创建上实现零的突破。着力打造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肿瘤、泌尿外科、神经疾病3个省级和骨科、儿科、皮肤科等6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医疗资源扩容增量。着力打造大别山区域健康养老中心,实施“运动信阳”工程,推进“一校一场两馆”建设,完善15分钟健身圈。围绕社区养老运营、机构养老转型、家庭养老改造、农村养老上门等四项重点,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养育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风险防范等工作,努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实干托举梦想,奋斗成就使命。陈志伟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状态,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奋力谱写“两个更好”新篇章,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信阳力量。(李连凡/文)


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