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美好新生活:易地搬迁群众就业率达94.46%

2023年03月27日08:1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易地搬迁群众就业率达94.46% 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36万元

  搬出美好新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偏远山区易地移民搬迁,强调“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重点中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过去几年,我国胜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其中有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进、逐步能致富,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

  乐业才能安居。就业帮扶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搬迁群众返贫的有效举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8个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促进多元化就业,大力支持多业态创业。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率达94.46%,较2021年底上升2.54个百分点,在有劳动力的贫困搬迁户当中,有超过90%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易地搬迁脱贫人口2022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36万元。

  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小钩针钩出幸福画卷

  “先在钩针上起个头,在手指上绕一圈,捏着毛线交叉点,再把它拿下来,钩针穿过去……”3月2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联山街道“巾帼微家”创业就业基地内,手工编织队队长、名工匠陈荣美正在向参训妇女耐心地讲解钩针的要领。

  今年39岁的陈荣美多年前一直居住在山上的村子里,2019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陈荣美搬进了联山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点,住上了崭新的安居房。据悉,贵州省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全省集中安置2万人以上的安置点之一,搬迁户共有4717户20234人,像陈荣美一样的搬迁妇女就有7236人。

  “住得好”是第一步,“有钱赚”是搬到新居的村民最关心的事情。陈荣美年轻时喜欢用毛线钩织,精心钩织的小挂件、鞋子等非常受欢迎。“当时,由于交通不便,网络不通,做出的东西只能自用或者送人,无法将成品转化为收入。”陈荣美说,搬到山下居住后,陈荣美看到不少人在网上买东西,她觉得自己的钩织手艺有了用武之地。

  “在县妇联和联山街道的支持下,我去年贷款2万元,开了荣美手工编织店,开业第一天就接到了6000多元的订单,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和社区一些爱好编织的妇女组成了手工编织队,现在我们的订单特别多,通过电商平台将成品卖到了广州、佛山。”陈荣美说,她的编织店开业后,为搬迁点的妇女提供了就业场所,也带动了越来越多人增收。

  走进联山街道陈荣美的编织队创业基地,墙上挂满了鞋子、手机挂件、包包等各类钩织成品。编织队的队员们正在忙着赶制订单,她们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钩针,彩色的毛线不一会儿就在她们的手中变成了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店里的钩织产品精美而又独特,仅一年就得到了10多家外地商家的青睐。

  “我们队员上岗之前都要经过培训,主要是实操培训,让每个队员学准学好学精,通过精细指导和演示,使她们编织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陈荣美说。

  “我是从白市镇搬过来的,每天送小孩读书后就来基地里上班,工资一个月2000多元,在这儿比原来方便多了。”手工编织队队员黄玉秀说道。现在,搬迁点内越来越多的妇女拿起了钩针,用一双巧手钩出美好生活。目前,手工编织队已经吸纳了50余名妇女队员,每人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并且正在与一些企业、单位进行订单式合作,进一步挖掘潜在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打响手工制品品牌。

  黔东南州的易地搬迁群众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近年来,黔东南州积极支持移民社区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发展壮大,一方面带动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一方面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设立非遗手工坊,多渠道拓宽产品销路,让群众增收的同时也传播了民族文化。

  对口建设“扶贫车间”,工厂开到群众家门口

  天刚微微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什邡市喜德县光明镇彝欣社区的麦结加加就开启了她忙碌的一天。早饭过后,麦结加加把孩子们送去了学校,便赶往不远处的辉扬服饰加工厂。在加工厂的制衣车间里,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缝制布料、钉拉链、熨烫,麦结加加在这里的工作是加工制作校服。

  “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时间比较自由,挣钱的同时还能接送孩子上下学,既补贴了家用又能兼顾家庭。”说话时,麦结加加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麦结加加原本是洛哈镇阿洛村的村民,以前他们一家住在山上的土坯房,位置偏远导致孩子上学不方便、老人看病不及时,特别是一到雨季,便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麦结加加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照顾孩子的重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家中还有繁重的农活要做,平时孩子上学、就医也成了她的一个心病。2019年,喜德县易地搬迁彝欣社区安置点分房,麦结加加家也分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搬出大山沟沟,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麦结加加还是心里不踏实,孩子还小,她不能外出,在这里靠什么谋生呢?谁曾想,没多久,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就把工厂开到了家门口。

  麦结加加上班的喜德辉扬服饰加工有限公司是什邡市对口帮扶喜德县的本土企业,近年来什邡市委市政府共投入45万元扶持资金实施辉扬服饰加工厂技改项目,为企业购置了新式缝纫机、开袋机、烫床、松布机、断布机等制衣设备。公司以带动喜德县彝欣社区脱贫户就业为根本,培训当地脱贫户并安排就业,培训合格且工作三个月后的员工,在货源稳定正常上班的情况下,保障员工月工资2000-6000元。此外,对当地想学缝纫机技术活的脱贫户,公司每月还会提供5至10人的免费培训名额。

  这样的例子在凉山州不在少数。在美姑县牛牛坝镇,四川省乐山市对口帮扶项目——美姑乐美鞋业有限公司距离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仅一公里左右。在工厂工作的村民有不少以前在广东等外地打工,一年很难回一趟家。如今他们守着家门口,就能拿到一份稳定的收入。为了尽最大可能帮助安置点的居民,工厂并非只招年轻人,工人中留守妇女和中年人占了很大部分。乐山市对口帮扶美姑县援凉工作队还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和工厂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帮助工厂纾难解困,解决企业和员工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除了员工宿舍、食堂,工厂周边还建起了学校,让工人们少了后顾之忧。

  四川省凉山州曾有贫困村2072个,近年来,当地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超过7万套,超过35万群众搬入新居。为了让当地群众能够更好地生活,当地不断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通过在安置点或周边地区建设“扶贫车间”“扶贫基地”,帮助安置点群众就近务工就业。数据显示,2022年全州东西部协作援建帮扶车间(含存量)有68个。

  开设“新农人学校”,让更多搬迁群众有一技之长

  在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枣丰协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里,员工杜兴琼正熟练地把一根根植物枝条插进育苗盆里。来产业园工作5年,她已经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变成了熟练掌握扦插技术的业务能手。靠着这份工作,她如今每个月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杜兴琼的家在距离枣丰协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不远处的竹子社区坨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年前,杜兴琼一家从海拔1300多米的野桃坝村搬到这里,住进了有暖气有家电的新楼房,她别提多高兴了。但是没有一技之长,未来靠什么养活自己,成为杜兴琼最担心的问题。

  为解决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后没有收入来源的难题,该镇引进“新农人”发展产业园,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土地流转、村民务工等利益连接方式,带动400多户村民就业增收。

  杜兴琼2019年进入产业园工作,由于没有技术,杜兴琼起初只能做做打扫卫生的工作。2022年,仙女湖镇针对产业园的用工需求,联合县农业农村委、科技局开设乡村振兴讲习所(现为新农人学校),组织易地扶贫搬迁户和在家农户,参加果蔬种植和移栽、乡村旅游等培训,以“师徒式”教学实践培训带动一批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返乡人员成长为“新农人”,得知消息的杜兴琼第一时间报了名。

  “我报的是果蔬种植和移栽,学校邀请了这方面的专家,晚上在学校讲解果蔬种植管理的知识,白天带我们到产业园里现场示范育苗、扦插、移栽。”杜兴琼说,专家看到产业园里有很多果蔬都需要扦插移栽,就重点讲授如何选择插条和基质,怎样才能快速生根、提高存活率,等等。杜兴琼很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学得非常认真,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这门技术。有了一技之长,杜兴琼成功从清洁工变成了技术工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增加了,搬迁前的顾虑打消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是丰都县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难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依托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和各地的产业基地,整合各类资金资源,打造“新农人学校”。着力探索“新农人+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打工式”“师徒式”培训模式,以实操教学为主、理论教学和线上教学为辅,针对有发展意愿和就业意向的农户开展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乡村旅游、花椒种植、康养护理等技术培训和电商岗前培训,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新农人”727人。

  此外,县里还持续开展易地搬迁人员就业需求摸排,精准掌握基本信息、就业状况及就业需求,通过落实交通补助、技能培训、公益岗位等措施,综合开展就业帮扶,确保易地搬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2年,共落实易地搬迁公益性岗位331人,发放易地搬迁人员创业担保贷款35万元,落实易地搬迁人员跨区域交通补助2186人36.35万元。(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王雅婧)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